第454章 青年挑大梁(2/2)
可人家说的也有道理,不改制就没有吸引力,更加引不来人才,让他们怎么和蜂拥而至的外企竞争?
就连几家罐头厂合并出来的方便食品企业也来凑热闹,说是他们也很难,他们面临几大外企的绞杀,急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不然真怕被后浪推前浪,拍死在滩头上。
李昊没搭理他们假模假样的"哭穷",需要人才不假,但什么被外企绞杀纯属无稽之谈。
李昊作为国内私企的领头羊,资金更是雄厚到无敌,可以说即便是可口可乐这样的大企业也不敢胡乱招惹自己。
当初他们倒是搞了一些小动作,被自己几个连招差点赶出国内市场,顿时就老实了。
那些电子行业才是李昊最为头疼的,无他,主要是李昊不懂,更没有心思。
可这些企业又过于重要,李昊还不得不大力扶持。而大力扶持的结果,就是李昊在其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明显不是一个健康发展的模式。
上面也不想接手,他们的作用和李昊类似,都是扶持加监督,只要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就行,没有过多干预的意思。
李昊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继续加码,增加投入,尤其是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产业,意图走出一条自主与合作交流两不误的特色道路。
这次股份改革的事情十分重要,甚至是事关一个行业多少人的饭碗,上面也派人过来协调,有些李昊实在是不想参与的,他们也会商量一下,看看以什么方式退出比较好,免得李昊这边一撤资,那边直接破产倒下了。
而且他们可是知道李昊在石油期货上赚了大钱了,虽然大部分暂时还拿不回来,依然堪称一笔天文数字,如今国内急缺资金,他们如何肯放过。
主要是我们的工业门类堪称最为全面的,即便是不算先进,也绝对是有的。所以发展起来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
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建议放弃一些,专门发展一些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都被有先见之明的大佬们阻止了。
多少行业都是在别人卡着脖子下费尽千辛万苦才建立起来的,真觉得过了几天宽松日子别人就不会再卡你了?
别的不说,就说上次鹰酱的F117被干了下来,原本一直在协商进口的数控联动机床立马就没有下文。
趁着这次机会,上面派来协调的工作人员说起了这件事,如今国内对于各种先进机床的需求量暴增,很是头疼,问李昊有没有什么办法。
说到这个,李昊倒是知道一点儿东西,就比如毛熊那边,就有很多我们急需的超大型机床。
关键是从那里不仅能搞来机床,还能搞来技术,不要以为老毛子的东西糙就觉得他们的所有东西都不行,很多超大型机床就连鹰酱、小本子和德三都得去那边进口,便宜皮实还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