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青年挑大梁(1/2)
李昊独资和控股的企业反而是最好办的,如今他已经物色了一些人选,该是让他们这些青年挑大梁的时候了。
自家企业里也是有不少人才的,不放手让他们经历经历风雨,如何更好的成长?
还有就是老马、老王这些李昊特意外聘的人才,都得扔出去摔打摔打吃些苦,撞一撞南墙,最起码得把我们国家独有的社会体系弄明白,别到时候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飘了。
不过李昊好似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也不是没有反对者,很多自觉老资格,却被李昊突然安排的一些小年轻压了一头,顿时引发了他们的不满。
尤其以发展前景蒸蒸日上的电器公司最为明显,李昊破天荒的提拔了一些做销售的"青年军"上位。
在原本搞技术的领导看来,这些人都不是学这个的,没在行业里沉浸多少年,能懂个什么?
李昊对于他们的老封建思维嗤之以鼻子,别以为他李昊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并不是每个老板都是科班出身,不懂技术的领头羊多了去了。
管理和市场把控往往比技术还重要,一个老板带头去搞技术,其他的东西谁来管?都交给别人了他还是老板么?任老板就不怎么懂技术,那又如何,耽误人家带领公司成长为一个巨无霸了吗?
再说了,李昊那些股份让出去是干啥的?就是给员工把大饼落在实处,让大家拧成一股绳为公司拼搏的。员工和企业之间有了切身利益联系,还怕工作做不好?
老板不懂技术,技术人员懂不就行了?老板不懂市场,多得是人懂市场,没有人才就去招聘,待遇到了自然会有人才来投。
不过对于这些老员工李昊也没有选择一竿子打死,毕竟他们都是为企业做了不少贡献的,就算如今已经细分好几个不同的企业,依然能牢牢占据国内外电器行业第一名的宝座,杀的小本子企业节节败退,他们也是功不可没的。
尤其是如今家电行业的大战还没有展开,他们不明白发展到了后期,销售几乎能和研发同等重要,多少前两年如日中天的企业都是死在这个时候,李昊可不想自家企业倒在这个节骨眼上。
郑彤老爸在公司很有权威,多少团队都是他的徒子徒孙,还有大部分都是他找来的,老头带头支持李昊的决定,他也认为如今国内市场指数级的增长速度到了该停下的时候了。
不说别的,就说电视机,国内如今品牌超过了二十家,生产冰箱、空调、洗衣机的厂家更是不少,就别提其他小家电了,行业内卷已经有了明显的苗头。
接下来恐怕要到了大家互相拼服务,拼质量,甚至拼价格的时候了。
零售行业的商超倒是出乎意料的好说话,主要还是李奎勇把控的好,他就喜欢提拔一些青年人才,甚至放任有些分店摸索新型管理模式。
只要不违背当初他和李昊定下的几大原则,别管是用人,管理模式,还是自有供应链的组建,他都支持。
过去很多应急提拔的中层领导跟不上节奏,被逼得自己就提出退下来了,压根就没人反对李奎勇主持的股份改制。
纷纷杂杂事情很多,有些行业没有合适的人才,但是也想改制,李昊没有同意,就比如成立时间还不算太长的饮料企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