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计较(2/2)
女人的话语含悲带泣,却隐隐含了指责之意。
童士贲寻欢的兴致立时减灭许多,悻悻然靠在床头上讽道:“你娘曾说过只要我家拿得出来二百两银子,从此再不管你到谁家为妻为妾呢!”
俗话说文人的笔如刀,刻薄起来比谁都刻薄,“……这还是她十月怀胎亲生的女儿,竟然当着外人说出来这种话,跟卖闺女有什么区别?你又不是你没看见,当时顾家满屋子的人都惊着了,我也羞得险些钻了地洞。”
叶瑶仙脸上神情顿时僵住,讪讪不敢多言。
她也想不到亲娘要死要活地闹腾了半天,最后却为了二百两银子就偃旗息鼓,还同意自己进童家门为妾。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外人,自己这个大名鼎鼎的双柳镇一枝花,只值二百两银子吗?
那日里在顾家同茂堂外,叶太太双目赤红不管不顾一副拼命的架势,非让童家当场给个说法,要不然就把一家大小拖到州府学政面前,告童士贲拐带良家妇女。
童太太气得脸色铁青,但被人正正拿住了脉门,只得耐着性子慢慢磨叽。
这两个妇人都不是省油的灯,针尖对麦芒地商量半天之后无果。因为童太太一口咬定,童士贲如今学业未成只能纳妾。
叶太太见实在僵持不下,回头又见一旁的叶瑶仙只会目露苦求哀哀哭泣,最后索性一咬牙提出了个条件。说只要童家拿得出来五百两银子,从此之后两家再无瓜葛。至于童家把她女儿当做妻还是当做妾,就随童家上下高兴了。
这个条件一提出来顿时把众人都惊住了。
连叶瑶仙都想不到向来倚重自己的叶母会提出这种奇葩的条件,所以当两个妇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锱铢必较讨价还价,最后以二百两银子作为最终了断时,她脑子里只剩一片木然。
童士贲与叶瑶仙私底下好了好几年,若不是童太太死命拦着两个人早就成亲了,也没有后来这些破烂事儿。
看见心爱的女子神情黯然他心里不好受,安慰道:“我娘年轻就守寡,她一介妇人挣扎多年好不容易才置办下这些家业。这回我执意娶你,又想多给你留些体面,加上给你家的银子,少说也花费了近四百两现银。”
坐在床头的男人扳着手指一样一样的细算,“她老人家性子一向节俭,有时候心头气不过也是应当,平日里相处时你让着她就是了。”
叶瑶仙本是一个心志颇为坚定的女子,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诈死跟童士贲逃婚。她今日在爱郎面前讨怜惜,不过是想男人明白她为了这段感情做出的种种牺牲。
在双柳镇的乡下开杂货铺子时,那些乡民买个针头线脑都要讨价还价。
天生会算计的叶瑶仙就会明明白白地跟人家说,这段布是浙江产的上好货品,裁出来穿在身上要生多上三分气质。除了我这个地方别的地方没有,你若是不买的话,明天可能就没货了。
原本值五分银子,但是看在我们是老熟识的份上只收你三分银子,这样算下来我就亏了。本来咱们是熟识亏了也就亏了没什么,但一个两个都这样,我这小铺子也亏不起。
干脆就拿你手里的这几样山货抵了吧,反正你们住在山里,伸手就得了这些东西也不费什么劲……
在杂货铺子里从一斤一两米油上挣铜板的艰辛,使得叶瑶仙相信付出什么就要得到什么,才是一桩划算且不赔本的买卖。任何事情都要这样细细计较才不亏,所以这种不能诉诸于口的信念早就深深刻在她的骨子里。
之所以冒死跳下海,除了与童士贲的感情之外,叶瑶仙还深信顾家的老三顾衡只是一个依附于父母的纨绔子弟。侥幸考了个秀才就忘乎所以,这样的人怎么值得托付终身?
且他还有那样一个处处制肘唯恐天下不乱的亲娘,那人以后注定没有大出息。相较之下,这么多年表哥兢兢业业地刻苦读书,在朝为官只是迟早的事儿。
她再一次轻舒雪臂坐在童士贲的怀里,呵气如兰地放低身子道:“表哥且放心,我不是那种爱计较的人。这辈子只要留在你身边,即便是做妾我也认了……”
※※※※※※※※※※※※※※※※※※※※
嘴上说不计较,其实心里比谁都计较得多!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谢谢小谢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