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五十四章(2/2)
而姜晋白也不愧是有大将军的血脉,征战沙场所向披靡。只一年便平定了战乱。
文宣二年,姜晋白胜战回朝。一身荣光,京城百姓千里相迎。
而文宣帝也是在城门处,亲自等待两年未见的姜晋白凯旋而归。
姜晋白都回朝了,那么这两年来因为文宣帝刻意压着,从而被大齐的大臣和百姓们忽略的事情,也要放在明面上,摊开来了。
嗯,文宣帝当初在朝堂上直接怼了一个提到姜晋和造反、要求赶紧解决的大臣。
文宣帝说:“如今瑾王在外征战,大齐还未稳定,这种恶心人的事情休得再提。嗯,莫不是你有二心?”
二心?什么二心?当然是不想大齐稳定,对大齐有了二心了。
文宣帝这说的严重,众人也不敢再提,只能刻意的暂时忽略掉。
哦对,还有人提议选秀,扩充后宫。但文宣帝是谁啊,人家是大齐的皇帝。
文宣帝义正言辞的用了同样的说辞,怼的众大臣满头大汗。因此,也是暂时不了了之。
在沙场征战胜利,回归的姜晋白已经十六岁了。比起两年前的冷漠,姜晋白又多了铁血的手段。
这两年被秘密关押的姜晋和,精神状态已经很是虚弱了,也容易疑神疑鬼的。再加上姜晋白冷漠铁血的手段,姜晋和根本撑不了多久。
同样的,皇贵妃也是一样的招供了。
连成帝多年来子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那贵妃下的毒,残留下来的问题。但有隐世家族的不断调养,却并不会再致命,最多是有些体弱多病,基本也没什么大碍了。
但那名隐世家族的只稍微精通些医理,却不精通那些阴谋算计。所以,给了皇贵妃可乘之机。
从连成帝登基到皇贵妃进宫前,连成帝已经有了三子两女,无一再夭折。
直到皇六子出生后,宫里有孕育子嗣的皇妃接连逝世。
连成帝立太子前,皇四子早逝。连成帝立太子当年,太子早逝,紧接着便是皇后因为伤心过度离世。
皇贵妃原本除掉有子嗣的皇妃和连成帝的皇四子,是为了给她儿子腾位置。因为皇三子已经不受宠,所以皇贵妃根本不把姜晋安放在眼里。
但却没想到,除掉皇四子是给皇后的嫡子腾了位置。
而皇贵妃从来不是一个仁慈的,更何况她进宫本就是带着目的的。
所以皇贵妃一不做二不休,将太子和皇后也先后除去了。
那时皇贵妃以为目的可以达到了,自己儿子能被立为太子了。但,连成帝还是没有立她儿子为太子,也没再提立太子。
而第二年,身为大将军嫡女的姜晋白母妃进宫了。紧接着皇七子姜晋白出生了。
姜晋白一出生就和别人不一样,自还未出生就备受连成帝的喜爱和关注。
姜晋白也是幸运,因为他完好无损的出生了。
随着姜晋白长大,皇七子和他母妃的风头越来越盛。
也是这样,惹怒了皇贵妃。
姜晋白五岁时,皇贵妃除掉了他的母妃。而自此之后,连成帝再无任何子嗣出生,并且连成帝的女儿也是接连早逝。
到姜晋安封王、出宫建府、迎娶王妃,皇贵妃都没把他放在眼里。
直到姜晋安的女儿出生,未满月便被封为郡主,皇贵妃才有了危机感。
因为大齐皇室已经六年没有新生儿出生了,所以那时的连成帝说的最多的,就是三儿子和长孙女如何如何,三王妃是大齐的有功之臣。
而皇贵妃的儿子,那时候才十六岁。根据大齐的国律,至少两年后姜晋和才能出宫建府迎娶王妃。
而两年,会发生太多太多的意外。指不定连成帝的长孙,就生在三王府呢。
也因此,一向没有仁慈心的皇贵妃再次出手了,在她儿子能出宫建府那年制造了一个意外,除掉了三王妃和小郡主。
悲痛欲绝的姜晋安,根本没有心思再娶妻续弦生子,颓废到沉浸在伤痛的世界里,闭不出府。
这也正合了皇贵妃的意。
因为姜晋白那时还小,而姜晋和也已经娶了江南知府的嫡长女为妻。所以,皇贵妃觉得这皇长孙一定会是和王府上的。
但皇贵妃这意也没合几年。她终于察觉到连成帝至始至终都没有开口立姜晋和为太子的打算,也从没表达过有这方面的意思。
再加上皇贵妃隐约确定,连成帝是真的有意立除了她儿子之外的某人为太子。
所以这一次,皇贵妃彻底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