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2)
这案子越查,谜团是越多了。
思索之际,宋琛发现吕枫又不见了,他无奈地站起身来,却看到吕枫孤零零地站在白湘候府的院落之中,正呆呆地看着候府四周残破的房舍。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不知道。”当宋琛走到吕枫的身边时,吕枫开口说话了,“左智宇说的,金大人从未跟我提及。”
“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随便看看。”吕枫低下了头,她的神情含着淡淡的哀伤。
“你还好吧?”
“嗯,还好,我只是...只是有些想金大人了。”
“我们还出城去么?要不我先送你回去休息?”
吕枫摇了摇头,她将长剑重新悬挂在腰间:“我们走吧。”
夜色愈浓,宋琛和吕枫出了城,行了大约五里地,来到了孔浦村的地界,正当他们要进村之际,忽然听到了附近有女人啼哭之声。
二人觉得奇怪,便朝着哭声寻过去,不多时,他们看到了一个老妇,正缩在孔浦村的牌坊之下低声抽噎。
“老婆婆,您这是怎么了?为何哭得如此伤心。”吕枫来到了老妇身边关切地问道。
老妇发现有人来了,一把抓住了吕枫的手,哭得更厉害了,嘴里含糊不清地哭道:“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啊。”
“你的女儿怎么了,或许我们可以帮你啊?”吕枫安抚道,他指了指宋琛,“我的这位朋友是京城的大官,如果有什么难事,他可以为您做主。”
“官爷,官爷,”老婆子像是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扑到了宋琛面前跪下,“求求您了,帮帮老妇吧,老妇的女儿没了。”
“你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宋琛也下了马,老婆子悲伤道:“老妇有一小女,名唤彩玲,三年前远嫁到了这孔浦村,小女跟老妇关系好,时长有书信往来,可就在半年前,小女却突然间断了音讯,老妇起先还道是今年农忙大收,彩玲没得空,可之后半年,都不再有小女家信回家,老妇担心,便亲身来到了这孔浦村,却不料...却不料...”
“却不料什么?”吕枫问。
“却不料彩玲仍在孔浦村,但已经不是老妇的女儿了!”
宋琛啧了一声:“这是什么意思?”
“你傻啊,就是说村里头有个叫彩玲的女子,但是那个彩玲却不是老婆婆的女儿。”
老婆子连连点头:“是的,是的,三日前老妇来到了孔浦村,向村民们打听小女彩玲的下落,村民们给老妇指了路,那也确实是亲家所在,可为老妇开门的人,却不再是小女彩玲和夫婿王大,而是一对陌生的男女!”
“什么?”吕枫惊道。
“老妇明说,找女儿彩玲,可那女子却一口便道自己就是彩玲,这..”老妇擦了擦眼泪,继续道,“我在村中四处寻找,可所有人都说,除了那个女子叫做彩玲的,再无人叫彩玲了,可那根本就不是我的女儿啊!就连那个男人,也不是老妇的女婿王大啊,我的女儿和女婿,怎么就成了另外两个完全陌生的人。”
“这都是哪门子的事啊!老婆婆,您有没有报官?”
“报了,可当县衙的人来,孔浦村全村一致认定,那男女便是彩玲和王大,我的那女儿...仿佛就像从未来过这世上一般,就这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我从未见过的人,时至今日,我终觉寻女无望,我的彩铃,就这么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老人家,您可以简单描述一下你女儿的容貌特征么?”宋琛问。
“小女彩铃别的不好认,唯独耳后有一块两指大的粉色胎记,自打我生下她便有了,她...”老婆子说到这儿,再次失声痛哭。
“老婆婆,您先别伤心,我们正准备进村,我答应你,一定会帮你弄清楚这件事情的。”吕枫好言宽慰了一番老婆子,朝宋琛使了个眼色,让他随着一起进村。
如今方过亥时,大部分村民还未入睡,虽然村道上鲜有人迹,但大部分村舍里的火烛仍亮着,吕枫和宋琛根据老婆子提供的指引,来到了彩玲和王大所居住的村舍。
“咚咚咚。”吕枫叩响了房门。
“谁啊?”里头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我们是路过此地的浪人,路途艰辛,想歇歇脚,讨一碗热茶喝,不知农家可否方便呢?”吕枫娇柔地说道,她的话音和语气普通男子甚难抵挡,不多时屋内一阵嘈杂,一个壮实的男子便开了门。
“方便,方便!姑娘公子,快请进!”那男子开门之际看到吕枫,一双眼瞪得如同牛眼一般大。
借着屋内昏暗的灯火,宋琛看到了桌边坐着一个女子,正慢条斯理地在做着缝衣的活事,壮汉一边为二人引路,一边呼唤那女子:“彩玲,快给客人煮大叶茶!”
彩玲应声起身,在厨房倒腾了许久,才传来了倒水生火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