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2)
她寻了个水浅的地方,正想要游过去,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了一句,“阿绾兄台......”
窦绾吓了一跳,没想到这里竟然还会有人。她忙回头一看,只见谢琅穿着一身白衣站在她身后的一块岩石之上。
他眉宇微蹙,脸色苍白。但却清雅出尘,玉树兰芳。
“谢公子?!你怎么会在这里?!不是说你病了吗?”
谢琅回答道:“已经不碍事了,今日得闲,便来此寻了闻大师下棋。”
了闻大师?!
窦绾这才看见,谢琅的身后还站着一个白胡子的大和尚。西山里有一座枯禅寺,这么说来这悬崖底下竟然就是枯禅寺的后山了?
谢琅见她还泡在水里,忙道:“潭水凉人,阿绾兄台还是快些上来吧。”
窦绾也觉得待在水里同他说话不像回事,于是便朝他那边游了过去。游到她的跟前时,谢琅伸出了手,将她拉到了岩石之上。
石头上很是宽敞,不远处的树下果然摆放着一盘棋局。
“阿绾兄台,你怎么会从上面掉下来?”谢琅一边问,一边从袖子掏出一块帕子递给她。
窦绾接了过来,擦了擦脸色的水珠。这帕子应该被他揣在袖子里有一段时间了,上面也沾染了他身上好闻的檀香味。
她的脸颊不知为何,忽然感觉到有些发烫。听他这么问,便回答道:“还不是因为它吗?!”
说着,便将手里的仙人草给他看。
谢琅见她腰间还绑着那根断掉的绳索,便已经猜到发生什么事情了。他眸光微暗,淡淡的道,“阿绾兄台九死一生,就是为了采这株草?”
窦绾没听出他话中的不悦,兴冲冲的凑到他的面前,献宝似的道:“你可不要小看了这草,这个叫仙人草,能让你今后少生些病。”
谢琅的眸子一下子就睁大了,他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窦绾,问:“这是......给我的?”
“那是自然,若不是为了你,我才不会干这种缺心眼的事情。”窦绾说的理所当然,丝毫没有考虑到这话中是否还有歧义。
不过谢琅心里却是明白的,就算是为了其他人,她可能也会这么做。但是她现在这么说了,谢琅还是觉得......很是高兴。
“多谢阿绾兄台。”
窦绾怕了怕他消瘦的肩膀,哈哈大笑道:“这用谢什么,你是我的朋友,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才是江湖儿女应有的义气嘛!”
谢琅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反倒是他身后的那个白胡子大和尚爽朗一笑,道:“这位少侠一片赤子丹心,真是难能可贵,恭喜谢施主能觅得如此良友。”
窦绾平生最喜欢听别人夸她,只要有人夸上她一句,她都能乐上半天。窦似常说她这个人一点都不知道谦虚,不要脸皮。不过没当她哥说这句话的时候,窦绾都会反驳一句虚伪。明明就是高兴的很,偏偏要藏着掖着。
是以现在听这和尚这么夸她,窦绾就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大师果然是大师,连夸人都能夸到人家的心坎上。”
了闻大师一愣,随即双手合十,大笑起来,“少侠果然是性情中人,老衲甚幸今日能与你一见。”
听他这么一说,窦绾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我也颇为有幸,能见大师一面。”
了闻大师见她浑身湿透,便笑道:“山中不比别处,太阳落山后会冷上许多。少侠若是不嫌弃,就请先移步寺中,换件僧衣吧?”
窦绾正想回答说好,忽然听谢琅说道:“多谢了闻大师好意。”
他笑了笑,转而又对窦绾道:“我车上有衣服,不如就先穿我的吧?”
窦绾觉得谢琅住在城中,到时候还衣服也方便些。便对了闻大师道了声谢,“多谢了闻大师好意,我穿谢公子的衣服就可以了。”
了闻大师笑眯眯的看了两人一眼,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也没再多说什么。
谢琅比她要高上许多,衣服穿在她身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完全没有穿在他身上的那种气质。
窦绾甩了甩长出一大节袖子,无可奈何的叹了声气。以前只知道人靠衣装马靠鞍,却不知道衣服有时候也是会挑人的。
谢琅好笑的摇了摇头,走在她面前,帮她把长出来的袖子仔细的挽了起来。他的手修长白皙,搭在白衣上显得十分好看。
只不过......他帮自己挽袖子的动作,未免也做的太自然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