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2/2)
皇帝见此状,并未说什么,看了跪在中间的王允其一眼,王允其编好似得了许可,接着往下说:“臣所奏之事既是臣已掌握证据,我朝大将军萧山与外族勾结,与军中数位将军密谋,妄图谋逆,动摇国本,为祸我国。”王允其一口气讲完这些话,说的铮铮有声,又扑通一下伏在地上大声嚷道:“请陛下惩处叛贼,维护我朝安宁!”朝中哗然,众位大臣都将目光投向站在武官首位的萧山。萧山大惊失色,听罢王允其的说辞脑内一片空白,双手都拿着玉牌,不知该说些什么,身子僵住,愣了好一会儿。
“大将军对此可有话说。”坐于龙椅上的皇帝突然发话,他的眉头紧皱,脸色不大好看。
萧山回过神来,急忙忙跪下,对着皇帝说:“王允其大人对臣的控告纯属无稽之谈,臣忠心报国十五年,从未萌生出祸乱国家的念头,臣的忠心天地日月可鉴,还望陛下明查,还臣一个清白。”萧山说得恳切,朝中的声音小了大半,许多人都做壁上观,不发声。
可伏在殿上的王允其这时却
立起身子,直跪着对萧山道:“萧山!你休要狡辩,我已掌握证据,足已定你得罪,你这个时候来表忠心,怕是晚了吧!”王允其的语气很重,颇有嘲讽的意味。皇帝的脸色没什么变化,只是萧山是军中的人,脾气有些爆,听了王允其的话心头火气一下子上来,指着王允其就骂起来。
朝堂上的人都没想到萧山竟然敢当着皇上的面辱骂御史大人,个个都是一惊。暗暗抬头看看皇上,果然,皇上满脸黑线,想必气的不轻。朝上的大臣都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虽然王允其糟了骂,但也时刻端着,没有回应他,就叫他这么一直骂着。
终于,皇上有些忍无可忍,大喝道:“够了!萧山,你竟敢当着朕的面辱骂朝臣,你心里到底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其余的朝臣听到这句话都被吓得微微一颤,原本躬着的身子伏得更低,都怕有什么做的不对,惹得皇上不顺心。
萧山终于住了嘴,受了惊吓似的愣住一会儿。
“臣,臣罪该万死,求皇上责罚。”回过神来,萧山才急急忙忙伏到地上向皇上讨罚。
皇上端坐于龙椅,眉头紧皱,看看伏在地上的萧山,满脸的不耐烦,道:“若王大人说的都是真的,你倒真是罪该万死!”萧山猛地抬头看向皇上,皇上则将目光移开,对着王允其说:“你去查吧,一定要查个清楚。”
王允其接了令,大声地应道:“臣遵旨。”
皇帝揉了揉眉心,又狠狠地盯向萧山一眼,丢下一句“都退了吧”便离开龙椅,回了。
朝中大臣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向萧山投去一眼,回头又不知在议论些什么。
当天,王允其便向皇上讨到了搜查令。毕竟萧山也是朝中的武将之首,是朝中的大将军,没人敢轻易搜查他的将军府,但有了皇上的谕令那可不一样了。
那天下午,王允其就带上一群人到将军府搜查。搜查之初,的确什么事都没有,有些小吏都在劝王允其会御史台。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在萧山的书房里找到一间地下室,地下室里全是萧山珍藏的武器,刀啊,剑啊几乎摆满了整个屋子。
本来作为一个将军有些收藏的武器也并无不可,但王允其亲自下来查看,结果误打误撞地让他找到一个暗格。撬开后发现里面堆满了书信,王允其当着萧山的面摊开一封书信,看了一眼,脸色登时大变,那封信上写的全是谋反的言论!
即时,王允其就立马带着人从地下室里出来,并派人封锁了将军府,自己入宫将书信上呈皇上。皇上看后大怒,当天晚上就把萧山收押入大牢,同时还牵连了数位大人。之后萧山认罪,皇上念其以往护国有功,没有诛杀全家。在之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路,走到了尽头,要往西市斩首的车马与流放的人马就在路口分离。文夫人抱着两个女儿的头,眼中含泪,死死盯着离去的车马,哽咽着,就是没让自己哭出声。
到了西市,萧山第一个被推上斩首台跪着。台下的男男女女对他指指点点,有些还高声谩骂,萧山没有任何反应,只当没听见。
坐在后面的郑归年是这次的监斩官,他抬头看看天,拿起一块令牌道:“时候已到,斩!”说着就将令牌往下一丢,在地上砸出清脆的响声。
刽子手轮起大刀,面不改色地向下一砍。应声而落的是一颗鲜血淋淋的头颅。那颗头上的眼睛红的像是有血,死死的盯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