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话灵山 > 第122章 顶心峰]

第122章 顶心峰](2/2)

目录

五、峰战天军:心石为盾灯为矛

三日后,天庭祭出“焚星炉”,要将顶心峰烧成灰烬。仙人站在天心石旁,看着炉中飞出的星火如陨石坠落,忽然解下腰间的琉璃灯,将残油泼向石面:“天心石,借我三分心源!”

石面应声裂开,露出内部跳动的“地心火”,竟与琉璃灯的火焰同色。仙人以心为引,心火与灯芯交融,在峰顶结成“护心盾”,盾面浮现出百姓耕作、孩童嬉戏的光影,每道光影都如铜墙铁壁。星火撞击盾面,竟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哀鸣,化作肥料渗入土地。

“尔等可知,民心即天心?”仙人的道袍已被星火灼穿,露出胸前闪烁的星纹,“吾宁碎此心,不碎百姓之愿!”他将琉璃灯插入天心石,自身化作流光融入石中,峰顶突然升起蓝色光柱,如巨手托住焚星炉,连炉中神火都被染成淡蓝。

六、心灯长明:石灯永照万民心

决战在冬至子夜。玉帝亲自催动“天枢剑”,要斩断顶心峰的地脉。仙人在石中睁开星眸,看见山脚下百姓举着灯笼向峰顶爬行,每盏灯都是颗跳动的民心。他忽然明白,自己早已不是孤军——天心石吸收的万民愿力,正是最强大的法器。

“以心为剑,以愿为甲!”他一声清啸,天心石爆发出太阳般的光芒,琉璃灯的碎片化作千万盏心灯,悬浮在百姓头顶。天枢剑斩落的瞬间,所有心灯同时亮起,形成“万心护峰阵”,剑气竟被震回天庭,在南天门留下焦黑的掌印。

最终,仙人耗尽最后一丝仙力,化作一尊石像,双手捧着琉璃灯,端坐在天心石上。石像的衣袂依然飘动,仿佛下一刻就会继续讲解农时;琉璃灯嵌在石像胸前,灯芯虽灭,却有幽蓝的光焰在石缝中流淌,那是他与天心石共生的精魂。

七、千年守望:心灯不灭照归途

弘治年间,百姓在石像前建“顶心观”,观中供奉的不是神像,而是那盏嵌在石中的琉璃灯。每逢干旱,观主便率百姓绕峰诵经,琉璃灯就会亮起,峰顶的天心泉涌出蓝色泉水,顺着通心渠流向各村,水质甘冽如初。

万历年间,灵山遭遇百年不遇的蝗灾,蝗虫群遮天蔽日,却在接近顶心峰时,被灯影照成透明,如雪花般飘落。有农夫发现,蝗虫体内竟映着琉璃灯的光纹,从此视顶心仙为“虫蝗克星”。

现代的顶心峰,却依然能感应人间疾苦。大旱,峰顶的石像眼中竟流出蓝色泪水,泪水汇入天心泉,泉水突然暴涨,解了十万亩农田之渴。地质学家检测发现,泉水含有特殊矿物质,能刺激植物免疫系统,堪称“天然农药”。

八、云心永续:星灯长明照千山

如今,顶心峰的石阶上刻满历代百姓的祈愿,有的用朱砂写着“五谷丰登”,有的用卵石摆成灯盏形状。登顶的游客常发现,石像胸前的琉璃灯在子夜会发出微光,映着天心石的纹路,竟能在云雾中形成仙人讲经的幻影。

最动人的是“心灯节”。每年冬至,百姓提着自制的琉璃灯登上峰顶,绕石像三匝,灯光与石像胸前的幽蓝火焰相映,整座山峰如缀满星斗。有位老人曾在灯节看见,石像的手指轻轻颤动,仿佛要接住孩童递来的麦穗。

暮色中的顶心峰,石像与天心石浑然一体,琉璃灯的微光透过云层,像颗永不熄灭的心脏,在天地间跳动。山风掠过,传来细碎的诵经声,那是千年不散的民愿,是顶心仙人用一生践行的誓言:“灯在,心在;心在,百姓在。”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石像胸前的灯焰突然大盛,映得整座山峰如蓝色水晶。游客们知道,那不是普通的灯光,而是一位仙人用永恒的守望,在天地间点燃的、照亮人间疾苦的长明之心。正如峰顶石碑所刻:“天心难测,民心可鉴;顶心一盏,照破千年。”这盏灯,终将在岁月长河中,继续温暖每一个抬头仰望的灵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