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医养结合的创新尝试(2/2)
陈教授眼前一亮,“这个思路很好!我们可以尝试将传感器嵌入家居环境,通过多维数据融合来实现健康监测。”
就在项目如火如荼进行时,系统突然发出警告:
【“医疗领域风险高,需取得医疗器械认证,否则项目将面临合规风险”】
王安心头一紧,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医疗器械的认证流程复杂,周期漫长,如果等认证下来再推进,整个项目将严重延误。
正当王安沉思对策时,张鸣匆匆走进办公室,脸色凝重,“王总,有人以安全检查的名义进入了医养中心的施工现场,但行为很可疑。”
“查清楚是谁派来的没有?”
“线索指向徐浪,他们似乎在收集我们的项目信息,准备向监管部门举报我们无资质非法行医。”
王安并没有显得惊慌,反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江州市卫健委的几位领导应邀来到项目现场参观。
“钱主任,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来指导工作。”王安热情地迎接来宾。
卫健委钱主任是位和蔼可亲的老者,“王总有心了,听说你们这个医养结合项目很有创新性。”
王安坦诚地介绍了项目规划,并主动咨询合规路径,“我们希望引入先进技术,但又担心遇到合规问题,想请教主任,应该如何规范推进?”
钱主任听完王安的介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们的想法很好,恰好上级部门正在推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我可以推荐你们申报试点单位。”
一周后,陈教授带着兴奋的消息来到王安办公室,“王总,我们有重大突破!”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方案,“通过融合可穿戴设备与环境传感器的数据,我们实现了无需佩戴也能监测老人健康状况的技术。”
屏幕上,一个三维人体模型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器官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太棒了!”王安拍手叫好,“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推进项目的同时,试点申请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令人欣喜的是,由于项目的创新性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安居·颐年”很快获批为“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获得了特殊的政策支持。
当徐浪得知这个消息时,气得摔破了办公室的茶杯。他精心策划的举报,在政策支持面前彻底失效。
系统的奖励提示随即而来:
【“AI健康预警系统核心算法一套,价值不可估量”】
为了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和友好度,王安组织了百人顾问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产品测试,收集使用体验,不断优化系统。
“这个血压监测功能太神奇了,我只需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它就能告诉我血压高了!”一位老人惊叹不已。
“睡眠质量分析很准确,它建议我调整枕头高度,现在睡眠好多了。”另一位老人分享着使用心得。
首批智能健康监测套房完工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江州日报》用整版篇幅介绍了这一创新模式,称其为“养老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多地养老机构纷纷派人前来考察学习,王安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希望这种模式能在全国推广,造福更多老年人。
系统的提示再次响起:
【“医养结合模式成功,建议扩大规模,潜在市场规模超千亿”】
站在医养中心的屋顶花园,王安望着远处的落日,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项造福社会的事业。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为未来描绘出无限可能的金色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