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122章 完了!解释不清了!

第122章 完了!解释不清了!(2/2)

目录

还非常贴心的,把书房的门给关上。

来到外面时,又从门缝里伸进了一个头,并对着他爹竖了一个大拇指。

据说,这是最近从皇帝那里传出来的,用来称赞人的手势。

李善长见到此景,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了。

伸手操起桌案上的砚台就要丢。

李祺见此,嗖的一下,忙把头缩了回去。

砰一声把门关上,一溜烟的没影了……

“嘿嘿嘿嘿……”

离开后,他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心里带着无比的轻松愉悦。

一开始时,他还在担心自己爹心气太高,一直气不过空印案还有中都城的事。

表面臣服皇帝,私下里却指不定啥时候,又干出什么和皇帝做着干的事情了。

但是现在见到了自己爹,不声不响间,就把海商走私这件事给捅了出来。

心里的这些担忧,彻底的消失了。

自己李家,今后不会被皇帝针对了。

“不是老子干的,真不是老子干的……”

李祺离开之后,李善长把砚台放下,嘴里面不断的念叨着这句话。

像是在给李祺解释,又像是想要说给天下人听。

只是,这话听起来却是那般的苍白无力……

李善长整个人,都有一些生无可恋了。

这件事,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这般看,都觉得是自己做的。

别人又会怎么看,怎么想。

不是……这它娘的都是什么事啊!

自己好好的在家里面坐着,啥事都没干,突然之间一口这么大的锅,就落在自己背上了!

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到底是哪个贼子,在暗害自己!

太它娘的过分了!

……

“你把这些送出去,注意点,别被人发现了。”

胡惟庸望着他的侄子胡山,出声交代。

将几封封好的信,封交给了胡山。

胡山应了一声,将之收好,从这里退了出去。

“哦,对了。”

胡惟庸像是忽然间想起了什么。

走到门口处的胡山,又停下了脚步。

“天赐呢最近再做什么,有没有回来”

提及天赐这个名字时,胡惟庸脸上露出了柔情。

和之前板着脸,有着特别大的区别。

胡天赐是他的亲生儿子。

胡惟庸子嗣艰难,一直到年纪老大了,才终于生了一个儿子。

那当真是含到嘴里怕化了,捧到手里怕摔了。

真真正正的心肝宝贝。

从给其取个名字,叫做胡天赐就能看出来,他对这个儿子有多么的关心,多么爱护。

“叔父,他……他最近在学习玩赛车。

住在了外面没回来。”

胡惟庸点了点头,沉吟一下开口道:“那就多想办法,给他配上最好的马,最好的车,车夫也要换上技术最好的。

别让他磕着碰着了。”

胡山听到胡惟庸的话,一时间多少有些目瞪口呆。

话说,他还以为在他将这事说给了叔父听后,叔父会立刻出声制止,不让胡天赐再接触这个事儿。

毕竟赛车可是很危险的,不仅仅是赛车的人危险,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意外,弄不好就会车毁人亡。

除此之外,还容易把路上的行人这些给撞了。

哪成想,自己家叔父竟是说出这种话来。

对胡天赐可真纵容,也真让人羡慕啊!

“是。”他应了一声,从这里离去。

胡山离去了,胡惟庸脸上的笑容却没有消失。

依旧带着柔情。

在这里想了好一会儿,才把心思从自己儿子身上给收回来。

接着去想这一次的事。

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

皇帝出手就把吴祯吴良兄弟给拿了,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关键是到现在,皇帝都还没有见自己。

就这个事儿,说上些什么。

这让他心里惴惴不安。

毕竟真的算起来,这件事情里,他是有着不小问题的。

他不相信皇帝把吴祯吴良兄弟都给抓了,还不知道自己干出来的一些事。

还是说……皇帝准备对自己再网开一面,不和自己多计较

当这个念头升起之后,胡惟庸忍不住点了点头。

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还是很靠谱的。

事实情况就是如此。

而今的大明,离不开自己这个丞相。

再没有什么人,比自己更适合做丞相的了。

不说别的,仅仅冲着这一点儿,朱元璋就不会把事情做得太过分。

太过于牵扯到自己……

……

“还没有消息传来吗”

朱标同样没有睡,显得有些焦急的询问相关人员。

“回禀殿下,没有消息。

殿下,夜深了,您歇息吧,燕王殿下哪里有消息传来,奴婢会在第一时间,就把消息送到太子殿下您这里。”

朱标闻言,沉默一会儿点了点头,从这边离去。

他整个人都显得心神不宁,算算时间,按说备倭水师那边的事儿,也该有一个结果了。

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

莫非……是老四那里失了手,在备倭水师的事情上,没有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务。

让大量的备倭水师逃到了海上去

若是这么一个结果,朱标倒也并不觉得有什么。

他最为关心的,是自己家弟弟可千万千万别出什么事。

只要四弟没事,那么别的就都是小事儿。

终究会有办法能将之给解决……

……

“胡相,你留下来。”

第二天早朝之后,百官散去,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开了口。

胡惟庸心头突的一跳,却也并不觉得有太多的意外。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就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皇帝不可能啥都不和自己说。

“韩国公,你也留下了。”

李善长停下脚步,侍立一旁。

其余人纷纷退走。

不少人看起来,没有朝这里投什么目光。

但众多官员心里面,一个个早就心里思索开了,皇帝把李善长,胡惟庸两人留下来,不知道在接下来会弄出些什么事。

最好是把李善长这个老狗给弄死!

市舶司和海贸这些事情上,他的屁股可不干净。

当然,幸灾乐祸者有之,心中焦虑,担忧不已的人也同样有。

屁股不干净,牵扯其中的人,同样不少。

都怕皇帝这次,会和之前的空印案那样,掀起大案。

狠狠的杀上一番。

如此,可就真的不美好了。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皇帝在此之前的接连动作,给整怕了。

尤其是空印案这事儿之后,让许多人都是心里发毛。

认识到了法不责众这个说法,对皇帝根本就不管用。

这个要饭子出身的皇帝,下手是真狠,真敢杀人!

……

“胡相,对于这次的事,你怎么看”

百官退出之后,朱元璋望着胡惟庸开了口。

声音听不出喜怒。

胡惟庸忙道:“上位,这种事情简直是骇人听闻!

吴祯吴良兄弟,乃是上位一手提拔的,委以江防海防之重任。

吴氏兄弟地位不可谓不高,权势不可谓不大。

对于他二人的信任,不可谓不足。

可这两人,却不思忠君报国。

反而和海贼,走私海商这些相勾连,串通一气,狼狈为奸。

这人死不足惜!”

胡惟庸满脸刚毅,提及吴祯吴良兄弟二人干出来的这事,那是咬牙切齿,愤怒异常。

“咱是说,你对于裁撤市舶司,施行海禁是怎么看的。”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胡惟庸表演。

等他的声音停下之后,没有理会胡惟庸所说的这些。

反而干脆直接的问起了市舶司和海禁。

胡惟庸想要避重就轻,朱元璋可没那么好糊弄,不会给他机会。

“上位,臣在此以前也不知道,元朝时市舶司一开始居然如此盈利。

也是受到了吴家兄弟的蛊惑,心忧国家,方才按照他们所言,帮着说了一些话。

也是现在才知道,这些人,居然敢如此败坏大政!

臣最近加强对于家中之人进行管束,才知道家中子侄,居然暗中收受苏州等地的商人,送来的诸多钱财,字画等东西。

总共居然有五十五万贯之多!

简直能把人给气死!

这些都是不义之财,臣请将之交给上位,请上位来发落。”

胡惟庸在说这话时,表面看起来正义凛然,嫉恶如仇,一副自己完全被蒙在鼓里的样子。

实际上,一颗心都在滴血。

之前的空印案,他这里就已经向朝廷交了那么多的钱。

这一次,又忍痛拿出五十五万贯。

是真的伤筋动骨,伤了根本。

这些钱,来的多不容易啊!

摊上这么一个皇帝,他这个当丞相的,那是省吃俭用,一分都没敢多用。

结果留到现在,全都给了皇帝。

要说不肉疼,那才是假的。

但事已至此,没什么别的什么办法,只能是选择破财消灾。

自己主动提及这些,总比得上皇帝让开口好。

发生了这等事,自己想要什么都不付出,就全身而退,显然是不可能的。

别看自己这次拿出这么多钱,可想要过关,还得看皇帝的心情好不好。

不过按照胡惟庸所想,自己如此大出血,皇帝应该会适可而止。

不会出现什么偏差。

朱元璋没有立刻说话,气氛逐渐变得压抑。

如此过了一阵儿后,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

“韩国公,你觉得胡丞相说的咋样是不是实话”

胡惟庸心中咯噔一声,身体微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