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拉拢的缘由(2/2)
丁良性格阴狠,唯利是图,且两人的气度并不算大,并非受托之优选。
便是老夫内荐他们之中的一人成功当上县尉,也难保他们以后不会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这便是老夫一直在犹疑不决的原因。
如今陈家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致礼虽然圆滑懂事,精明强干,但驭人之能太差,且手无缚鸡之力,身后亦无忠心悍勇跟随。
老夫便是内荐他做县尉,到头来他也会被架空。
唉……!!!”
说罢,陈县令苦笑起来。
武植听闻也沉默了一下,随即有些不解问道:
“武某倒是有个疑问,大人与东平府太守有旧,便是告老后余威亦在,何须怕陈家后辈受到叨扰?”
陈县令面色一黯,回道:
“此事说来话长,大郎不知,老夫为官数十载,得罪的人也不少,如今在这阳谷县便有一个……”
武植瞳孔微缩,在这阳谷县能跟县太爷有怨为敌的,且还让县令担忧告老后被其报复的,似乎只有一人。
陈县令呵呵一声:
“看来大郎猜到了,不是旁人,便是朱家庄的朱老太公!
朱家庄的朱老太公与当朝威远节度使——朱勔(iǎn)有堂亲兄弟关系,虽说是旁系远亲,但也总算沾了些亲,带了些故。
那朱勔因为在帮圣上搜罗奇花异石方面,贡献很大,所以得到当今陛下的赏识,现也位居陛下宠臣之一。
而朱家仗着朱勔的势,通过鱼肉百姓、横行乡里,发展畅通无碍,如今庄客兵丁七八百,粮草金银无数。
阳谷县东南方向的朱家庄,方圆百余里,已成朱家私地,别说阳谷县,便是东平府也没人敢管。”
武植目光微沉,问道:
“不知大人如何与那朱老太公结的怨。”
陈县令深吸了一口气,回道:
“我初来阳谷县为官之时,朱家庄倒是还没发展至今,当时他们想要垄断阳谷县各大行当,以此牟利,扩大势力范围。
本官知他们狼子野心,自然不愿,要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茶都被朱家垄断,届时阳谷县百姓的日子怕是比现在艰难十倍不止。
别说温饱,便是饿殍满地也有可能,民变动乱更不必多说。
老夫要维稳,只得扶持城中大户,将城中产业一家一家分下去,维持住如今这局面。
老夫亦有私心,有意制衡分散产业,以此多谋私利,这点老夫不会否认。
如此这般,朱老太公没有遂愿,与老夫结了怨,暗中嫉恨老夫,但碍于老夫是一县之主,也没辙。
而老夫顾忌朝中朱勔,也不再过问朱家庄地界的事,默许朱家庄成为他们的私地,直至如今。
老夫告老之后,朱家庄的朱老太公定会寻仇,东平府太守虽与我有旧,但我已告老,他也报过恩,不会再刻意为我得罪朱家。
下一任县令上任后,朱家必定拉拢,然后开始清算老夫一家。
所以老夫要将县尉这实权之位,用最后的人情交付给一信得过的人,以此谋求陈家的庇护,和我那两个孙儿的庇护。
老夫年迈,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已然无碍,但血脉至亲,骨肉连心,实是不想看到家中后辈日后遭祸,受到无端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