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酒话供销情 > 第98章 生活要顽强

第98章 生活要顽强(1/2)

目录

搬到二楼出租屋的那个夏天,空气中弥漫着阳面的清新味道,仿佛连时光都焕发青春了似的。我们一家在三楼的那个小天地里度过了十多个春秋,那是个阴面房,如今突然换了地方,一切都显得那么活泼又新奇。

刚安顿下来不久,坏消息就传来了。老弟在公司负责送货,在物流园里出了意外,伤了脚。他在医院住了几天,之后又在家养了一个多月。当他一瘸一拐地来到我这里时,我正沉浸在《百年供销情》的创作中,满脑子都是供销社那些尘封的故事和人物,竟没顾得上去医院看他一眼,这也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疙瘩。

看着老弟走路变形的样子,我满心郁闷,却不知如何表达。而我自己的状态也越来越差,在这个二楼的小屋里,总感觉脑力大不如前,整日昏昏沉沉的,经常丢东忘西。我开始有些害怕,担心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出了大问题。犹豫再三,我给玉珍打了电话,忐忑地说出了心中的担忧:“我觉得自己好像小脑萎缩了,这记性越来越差,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

对于老弟,我却不敢说这些。因为我太了解他了,要是跟他说这些,他肯定会觉得我小题大做。之前父母生病,他都怀疑是假的,那种冷漠和不信任让我心寒。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被邪教洗了脑,不然怎么会变得如此冷漠、偏执,对家人的关心和痛苦都视而不见。

在二楼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状态并没有好转。后来,我回到万丰父亲那里,处理办社保的事情。没想到,这一离开,就再也没有回到家乡。那个充满了压抑和迷茫的二楼出租屋,成了我记忆中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与老弟之间复杂又无奈的关系,也成了我心中解不开的结。

客厅的门被推开时,檀香混着电子佛乐的旋律扑面而来。我望着墙上新添的西方三圣画像,阿弥陀佛垂目的慈悲与观音菩萨手持净瓶的端庄并置,在暮色里晕染出奇异的和谐。老弟跪坐在蒲团上,香炉里青烟袅袅,缭绕着他新剃的寸头。

“哥,你来了。”他转身时,我才发现他脖颈间多了一串檀木佛珠,每颗珠子都被摩挲得发亮。记忆里那个沉迷网游、总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的少年,此刻却周身萦绕着沉静的气场。

我想起三个月前,他不知从哪请回一尊观音像,说是在庙里抽签得了上签,从此开始早晚焚香。那时我们都只当他是一时兴起,谁能料到如今竟发展到这般境地。

“怎么突然又供起西方三圣了?”我在他对面坐下,目光扫过墙角那台循环播放佛歌的放音机。

老弟双手合十,神色虔诚:“那天听经时,突然就懂了。观音菩萨救苦救难,阿弥陀佛接引往生,他们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哥,你知道吗?那种感觉就像蒙在眼前的布突然被揭开了。”

我看着他明亮的眼睛,想起小时候我们在巷口追猫,他摔破膝盖还咧着嘴笑的模样。那时的他和现在判若两人,却又仿佛在某个精神层面达成了统一。

接下来的日子,家里常常飘着檀香,佛歌的旋律成了背景音。老弟开始研读佛经,说话间不时蹦出“因果”“轮回”之类的词。有次我看到家族群里发的视频,看见他正给别人讲佛法,神情专注而耐心,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浮躁。

最让我惊讶的是,曾经喜怒无常的他,现在竟能心平气和地与父亲沟通。父亲唠叨他不务正业,他只是笑着说:“老父,等你哪天想明白了,我陪你去庙里上香。”父亲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他默默收拾碗筷,第二天还特意给父亲做了好吃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弟依旧保持着早晚诵经的习惯。那声音里,有困惑后的释然,有迷茫后的坚定,更有我们从未见过的信仰的力量。

我渐渐明白,信佛对他来说,或许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而是一场寻找自我、洗涤心灵的修行。那些摇曳的佛影,袅袅的香烟,还有悠扬的佛歌,正在重塑一个全新的他。而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理解他的选择,甚至被这份虔诚所感染。

还记得几年前,总有人上门劝老弟信佛。有拿着传单滔滔不绝的居士,也有热情邀请他进佛群的陌生人。面对这些,老弟总是礼貌却坚决地婉拒。有个执着的人甚至天天发消息,非要拉他入群,最后被老弟干脆利落地拉黑了。“他们不像是真的在修行,”老弟那时皱着眉说,“更像是在找热闹,和跳广场舞没什么区别。”

可谁也没想到,老弟的转变来得如此突然,没有任何征兆。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去旷野散步,回来时眼神里却多了几分不一样的光彩。从那以后,他开始吃素,读佛经,在房里一坐就是大半天。我满心疑惑,问他怎么突然变了,他只是笑着说:“哥,我这是自己想明白了。”

我好奇地问他究竟悟到了什么。老弟放下手中的佛珠,认真地说:“哥,你看《西游记》里的佛菩萨,哪一个是消极的?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如来佛祖指引众生,他们都在积极地帮助别人。真正的佛,不是让人消极避世,而是教人以慈悲心、智慧心面对生活。”

他的话让我陷入沉思。看着老弟如今的模样,我明白,他的信佛和那些人确实不同。他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为了寻求群体的热闹,而是真的在佛法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方向。

从那以后,老弟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他不再拒绝和人交流佛法,但也从不主动劝人信佛。他说:“佛缘讲究一个‘缘’字,强求不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等他们想明白了,自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有时候,我看着老弟在佛堂前虔诚诵经的背影,会觉得他就像一盏明灯,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守护着内心的一方净土。而他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信仰从来不是一场热闹的狂欢,而是一场孤独却坚定的自我修行。

我面带疑惑地看着老弟,好奇地问道:“你以后会不会出家呢?”老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才不会出家呢!”他的语气坚定,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定论。

接着,老弟详细地解释道:“出家意味着要远离社会,就好像把自己封闭起来一样。这样一来,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远。”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出家生活的一种理解和看法。

在2019年,老弟的房子终于修建完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席卷了武汉。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恐惧和不安之中,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疫情初期,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佛歌的信息。这些佛歌被认为具有安抚心灵、减轻焦虑的作用,许多人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传播它们。一时间,佛歌成为了人们在疫情期间寻求内心平静的一种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逐渐全面爆发,情况变得愈发严峻。人们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佛歌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网络上的舆论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不再像之前那样大力宣扬佛的东西。

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更多地关注疫情的实际情况、防控措施以及医疗进展等方面的信息。大家开始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疫情,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尽管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让人们更加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学会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精神。

我们是在疫情爆发之前购买的新楼,满心欢喜地搬进去没多久,疫情就如同汹涌的洪水一般席卷而来。一夜之间,整个城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楼门被紧紧地封锁起来,仿佛一道无法跨越的屏障,将我们与外界隔绝开来。紧接着,核酸检测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需要定期前往指定地点进行检测,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老弟因为工作原因被封在了厂子里,和其他同事们一起住在厂里。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大家都相互照顾、共度难关。在这段特殊时期,厂里只允许外出购买生活日用品和粮食蔬菜等必需品,其他时间都要求大家待在厂里,以减少人员流动和感染风险。

与此同时,社区也组织了专门的核酸检测队伍,挨家挨户地为居民进行检测。志愿者们不辞辛劳,每天忙碌在各个楼栋之间,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及时完成检测。

我们在疫情爆发之前购买了一栋崭新的楼房,满心欢喜地搬进去居住。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疫情就如暴风雨般袭来,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阴霾之中。

随着疫情的蔓延,我们居住的楼门也被封锁了起来,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异常困难。每天除了下楼做核酸检测,我们几乎无法踏出家门一步。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断断续续地竟然过去了两年多。

幸运的是,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和儿子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失去工作。他们坚守在抗疫一线,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虽然工作辛苦,但至少还能维持生计。然而,儿媳妇韩娟就没那么幸运了,疫情期间她不幸失业,这无疑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我盯着空药盒,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边缘,褶皱在指尖来回起伏。距离上次家人代买药已过去许久,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转眼间,这两种救命药竟已见底。若今天不买到,中午就要断顿了。

我站在门前,深吸一口气,拧动门把手。门开的瞬间,一道刺目的阳光射进来,晃得我眯起眼睛。适应片刻后,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原本畅通的街道,此刻被高高的铁栅栏严严实实地围住,只留下几个小口供人进出。

正望着铁栅栏发呆时,一个年轻男子快步跑来,双手撑住栅栏,轻轻一跃,就翻了过去,动作轻盈得像只猫。我心中一动,想着自己年轻时身手也不错,或许也能试试。可当我伸手抓住冰凉的铁栅栏,才发现自己的手臂绵软无力,试了几次,连腿都抬不起来。无奈之下,我只好叹口气,转身朝着规定的街口走去。

街道上的行人不多,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我走走停停,逢人便问关卡路口的位置。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前方排着队,那应该就是关卡了。我心中一喜,加快脚步,走到近前,伸手往兜里一掏——糟了!扫码的手机没带!我懊恼地拍了拍脑袋,这都怪以前习惯了家人代劳,什么都不用操心,出来时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忘了。

“身份证。”一个清冷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抬头,看到桌子后面坐着一位年轻女子,面无表情地看着我。

我尴尬地笑了笑:“姑娘,实在不好意思,我忘带了。人上了年纪,这记性不好。我是去买药,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女子不为所动,眼神依旧冷漠。我咬咬牙,继续说道:“我记得身份证号码,我给你报一下,行吗?我这老年人出来一趟不容易,尤其还住在高层。您就网开一面吧。”

女子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拿起笔,语气不善地说:“下不为例。”我忙不迭地报上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填完表后,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我如蒙大赦,连忙道谢离开。

来到药店,我才发现现在买药全是窗口售卖。有的窗口开得很低,我不得不弯下腰,仰着头和里面的人说话,没一会儿,脖子就酸得不行。更让人着急的是,问了两家店,都说没有我要的药。直到第三家药店,听到店员说“有”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买完药返程,再次来到关卡。或许是看我手里拎着药,这次检查的人没多问,很快就放我过去了。我长舒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阳光依旧刺眼,但我知道,这一趟虽艰难,却值得。

看起来这口罩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了,就像我们的呼吸一样自然。每天清晨,当我们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戴上口罩,然后开始新的一天。无论是去上班、上学还是购物,口罩总是如影随形。

我们家每天都需要使用十个口罩,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习惯。如此计算下来,近三年时间里,我们竟然用掉了将近一万个口罩!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额外开销,但在疫情面前,这似乎已经微不足道了。

然而,令人无奈的是,疫情却依旧像幽灵一般萦绕不散。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防控疫情,但它却总是能找到新的突破口,继续蔓延。就在今天,学生们又不得不开始进行在线学习。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在没有老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和完成作业。

这样的情况对于大家来说,早已不再陌生,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人们都非常自觉地去进行核酸检测,积极接种疫苗,一针接着一针,毫无怨言。大家都知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日子究竟还要持续多久呢?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彻底战胜疫情,让它永远不再肆虐人间呢?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坚持到底,最终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美好的明天。

我一直以来都没有健康码,这导致我无法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尽管如此,我还是做过两次核酸检测,而且还是医护人员亲自上门为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身体状况不佳,实在是让人无奈啊!

然而,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大麻烦。老伴的身体突然出现了一些状况,我本想陪她去医院看看,可有人却告诉我,像我这种没有健康码的情况,肯定是进不了医院的。这可怎么办呢?我心里十分焦急,却又束手无策。

该死的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结束呢?我真希望一切都能尽快恢复正常,这样我就能陪老伴去医院看病了。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不便和困扰,真希望它能早日离去,让我们重新过上平静的日子。

就在前几天,我的儿子和孙子竟然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只有我还安然无恙。儿子在休息了短短三天之后,就匆匆忙忙地返回工作岗位了。

这几天以来,我一直小心翼翼地躲着他,把卧室的门关得紧紧的,仿佛这样就能将病毒拒之门外。吃饭的时候,我也坚决不踏出房门一步,宁愿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简单对付一口。

儿子已经上班好几天了,我本以为一切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然而,昨天他却突然买了一部新手机,然后径直走进我的房间,一屁股坐在写字台前,开始摆弄起新手机来。他先是开机,然后下载各种应用程序,这一弄就是将近半个小时。

可谁能想到呢,就在昨天夜里,我突然感觉到身体一阵发冷,紧接着又开始发热,头疼欲裂,浑身都不舒服。我这才意识到,可能是儿子在我房间里待的那半个小时,让我也不幸中招了。

一整天,我都昏昏沉沉的,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昏睡。虽然吃了两次药,出了一些汗后感觉稍微好了一些,但整个人还是提不起精神。听别人说,有的人感染新冠后十天八天都好不了呢,我心里不禁有些担忧。

不过好在这次全家都已经感染过一遍了,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不要再被这可恶的病毒找上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