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从摆摊卖盒饭开始暴富 > 第392章 喜宴

第392章 喜宴(1/2)

目录

孟昭喊来黄翠,递给她一个册子,“你明日在伙计里抽查一下这册子上的内容,给他们评个分,答得好的,优先安排到大堂,答得差的,就先做些传菜、跑腿的活计。”

虽说同样都是伙计,但大堂待客,主要是动动嘴皮子,要是吉祥话说得好讨得客人欢心,还能得到些赏钱,可传菜跑腿,需要楼上楼下来回跑,后厨忙的时候还得去后厨帮忙,可不比在大堂舒坦。

黄翠接过册子,郑重地点头:\"掌柜的放心,我一定仔细考校。\"

转到后厨时,孟昭拍了拍手,对着正忙着的师傅们说道:“今日的品菜会大家都辛苦了,方才我已经把每道菜需要改进的地方都跟你们一一说明,明日我要去处理些私事,你们正好趁这个空当,再细细琢磨一下。

说罢又从袖中取出一个菜单,“这上头有十八道招牌菜,我不要求你们每道都会,但每人,最少要把其中八道做专作精,你们私下可以商议分工,看看自己适合哪些菜色,后日我来时,希望能尝到比今日更出色的味道。”

离开酒楼时,太阳已经落山,弯腰钻进早已备好的马车,车内熏着能舒缓身心的香,孟昭终于卸下方才的干练姿态,伸了伸懒腰蜷进这被她布置的软乎乎的地方,当柔软的靠枕撑着疲惫的腰肢,她总算能轻松些许,不过想到明天还要见上许多人,说上许多话,她现在就已经开始觉得累了。

马车缓缓停在孟府门前,李婶立马出来迎接,小川将车上的食盒递给她,李婶笑道:“这几日孟娘子日日带饭菜回来,倒叫我闲得发慌了。”

“酒楼这几日都在试菜,伙计们敞开了吃也吃不下这么多,又不能丢了,还不如让我带回来,省的做晚饭了。”

这些饭菜都是取了样品后留存下来的,没人动过,十分干净,孟昭也放心让自家人吃,同时顺便听听许韵蓉跟孟大山的建议,看看还有没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初八这日,天公作美,碧空如洗,顾兰英如今已是京中宴席的常客,举手投足间早褪去了初时的拘谨,此时正帮着孟昭挑选今日佩戴的首饰。

她拿起一个白玉簪子,别在孟昭鬓边,“这簪子好,圆润秀美,更显端庄。”

该说不说母子俩审美一样,她拿的这玉簪刚好就是当初沈青和从她这里夺走的那只,平日里一直放在梳妆盒里,极少佩戴,但现在要是再摘下,也不太好,孟昭就没动。

待二人收拾妥当,便乘着沈府的马车往城东崔府驶去,还未到府门前,远远就听见喧闹声,只见崔府门前车马如龙,各色华盖轿辇从街口一直排到巷尾,不过倒也不奇怪,崔大学士虽只是正五品的官职,却因深得圣心而权柄在握,今日又是嫡长子大婚,满朝文武谁不给几分薄面?

孟昭随着顾兰英下车,将早已备好的锦盒奉上,府门前的管事们正忙着唱名收礼,听见是沈府女眷,立即有个梳着圆髻的婆子迎上来,满脸堆笑:\"沈夫人可算来了,我家夫人方才还念叨呢。\"

穿过三重垂花门,便到了女眷们聚集的后花园,园里张灯结彩,可最夺目的却是院中排列整齐的嫁妆,孟昭从进院就开始数,三列十二行,一共三十六抬,箱盖尽数敞开,满箱的金玉都快把人眼睛闪瞎了。

此时院中的夫人小姐们三三两两聚在远处,竟是被这些嫁妆逼得无处落脚,顾兰英瞧着也是咋舌,“这,这嫁妆也太丰厚了吧。”

旁边一位与顾兰英相熟的夫人解释道:\"商户嫁女,可不就得这样么,听说为着攀上崔家这门亲事,林老爷把半个家底都掏空了。”她朝那排嫁妆努了努嘴,\"据说因为只能准备三十六抬,林家准备的许多东西放不下,还额外给了十万两的压箱银,要不然,崔家作为清流,怎会给自家嫡子,寻个商户女。\"

孟昭站在一旁,听得暗自冷笑,既然为了银子把人家姑娘娶进门,如今又摆出这副清高姿态,真是有够道貌岸然的,她垂眸掩去眼中的讥诮,将真实情绪藏得滴水不漏。

待随顾兰英步入正厅,她立刻换上一副温婉得体的模样,乖巧着站在一旁,跟着见人行礼,余光瞥见不远处几个年轻姑娘正偷偷打量自己,孟昭也不客气,主动上前搭话。

“几位妹妹安好,方才见你们一直往我这边瞧,可是我这身装扮有何不妥之处?”说着还故作疑惑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裙。

那几位小姐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其中一位约莫十七八岁姑娘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是我这个妹妹说,似乎在珍宝阁见过姑娘,我们这才多看了几眼。。”

孟昭目光转向那位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姑娘没有看错,我便是珍宝阁的掌柜。”

\"你看!我就说没认错嘛!\"小姑娘顿时眼睛一亮,激动地扯着姐姐的衣袖。

如今京城里从闺阁小姐到诰命夫人,谁不知道珍宝阁?都说她家的东西能让人改头换面,现在听见孟昭是掌柜的,当即就着铺子里的东西攀谈起来。

正说得热闹,外头忽然响起一阵喜庆的唢呐声,吉时已到,孟昭跟着几位年轻姑娘一起,出去瞧新娘子。

屋内,几位夫人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各怀心思,翰林夫人意味深长地问道:\"顾夫人,前些时日你托我留意青年才俊,可是为这位干女儿相看?\"

顾兰英抬头看了翰林夫人一眼,不知道她为何要当众说起此时事,一旁的一位夫人当即接话,“哦?这般品貌出众的姑娘,竟还未定下亲事么?”

\"这可巧了,\"另一位侍郎夫人不甘示弱地倾身向前,\"我娘家有几个侄儿,都是秀才出身,如今正在国子监进学,我瞧着年岁正是相当。\"

顾兰英目光扫过屋内众人突然热切起来的神情,并未立刻接话,而是想起方才院中那三十六抬令人咋舌的嫁妆,当即有些许猜测,此时也不想多说,只是敷衍道:“这孩子主意大着呢,我也就是帮着留意罢了,做不了她的主。”

然而这番话并未浇灭众人的热情,在座的都是人精,谁不知道孟昭手中握着的那道得圣上亲口嘉奖的圣旨?虽说没有爵位在身是个缺憾,可她掌管的珍宝阁日进斗金,更别提在朱雀大街置办的那些铺面,将来最少也能值个几万两银子。

虽说比不上今日林家的这般阔绰,但听闻孟昭的身家可都是她自己一手挣下的,家中又没有兄弟,若是嫁过来,可都是要带过来的嫁妆。

几位夫人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虽说娶个商户女确实有失体面,但谁家没几个不成器的子侄?或是庶出的公子,或是远房的表亲,若能娶到这样一位会挣钱的媳妇,势必会让家族多一份进项。

于是方才顾兰英还有空闲喝茶,此时却被一群人缠着说话,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表面上是在闲聊家常,实则暗地里已将孟昭当作了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顾兰英听着实在心烦,待孟昭回来后,便想拉着她去别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