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道医打工仔 > 第330章 要建宗祠修族谱

第330章 要建宗祠修族谱(1/2)

目录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了,明天就是除夕。

一凡这段时间太累了,天气又有一点冷,躺着真不想起来,早上起床也就晚了一点,还是自己女儿依晨把他叫醒的。

不知不觉依晨已经五岁了,她脱掉鞋子爬上床,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是个小懒虫。\"然后把被子一掀,叫一凡快起床,刚好被踏进房间的陈艳青看到,笑得她前俯后仰,说依晨是个小大人。

一凡觉得依晨真的长大了,抱住她去亲她,依晨说\"爸爸胡子扎疼我了,坏爸爸\"。

吃过早餐之后,一凡没什么事,叫上陈艳青去山茶油公司建设工地看看,陈艳青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办公楼主体已竣工了,两栋钢架厂房也建好了,过完年就开始装修。

说是这样说,但她还是抱着依晨跟着一凡上了车。

这一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路上走的很多是村里在外打工回来的帅哥靓女,穿着时尚,有的用生硬的白话在交谈,吸引着路过的一群大叔大婶。

山茶油公司整个建筑工地都用蓝色的铁皮围着,进出口是两扇厚重的铁门,远远望去,四层的办公楼矗立在山脚下,后面是两栋遥遥相对的钢架厂房,看上去格外的引人注目,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外墙脚手架被绿色的防护网裹着,透过防护网能看到白白的墙壁,办公楼已经按设计图要求隔成了一间间功能性用房。

一凡看到这些心里一阵阵高兴,也知道陈艳青为了这些付出了很多,禁不住伸手搂住陈艳青的肩,说道:\"艳青,辛苦你了!\"

陈艳青牵着小依晨靠在了一凡的肩上,感到了一阵温馨和安全感。

离开建筑工地,一凡驾着车沿着盘山公路一直爬上了岭顶,沿途看到的是一条条木梓带,宛若一级级的阶梯,由山底堆叠上山顶,蔚然壮观,又象是一丘丘红色的土箍,将整座山牢牢地箍住,那些还能产籽的木梓树稀疏地点缀在黄色的土带上,一凡仿佛看到了一株株挂满硕果的木梓树,翠绿欲滴,一派生机。

原路返回,盘山公路也不是很陡,就像是在山上镶着一条灰色的飘带,将木梓带一分之三,一分之四,这就是一条希望之路,一条丰收之路。

车子下了山,一凡带着妻儿去了农旅公司,这里昨天开始才放假,留了一些值班的群众,初四开始就正式上班,迎接春节的又一波旅游旺季。

来到那栋四层的徽派别墅,整栋房子白墙灰瓦,女儿墙上的翘角彰显了它的气势和威严,动感十足,别墅的围墙均匀地用古色古香小窗点缀,整栋别墅如一座深闺大院,庄严而肃穆。

里面的装修更显古朴,仿古格窗,家具都是卯隼结构、书桌书橱虽然都是杉木,但表面油漆的装饰更显厚重感,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每个单元装修格调基本相同,回形走廊的栏杆虽然简朴,但牢固有形,中间的天井别有洞天,可采光可通风,让人仿佛穿越进了遥远的古代。

回到家,村支书林叔也正好来了,一凡觉得整个村最得益的就是他,换届选举,在一凡的影响下,他成功上位,被镇里任命为村支书,整个村不用做什么工作,村里维稳根本就不用考虑,要做的一点事就是及时传达镇里的指示精神。

这次林叔来家里是谈张氏宗祠重建和修族谱的事,修建宗祠每个男丁的份子钱是一千元,修族谱不分男女,每人两百块钱,林叔建议一凡多捐点钱,一万两万不嫌少,十万八万不嫌多,一凡纠结的不是多少钱,而是多少人的问题,按照养母原来跟林叔说到的,一凡在外有几个儿子女儿,都要重入族谱,一凡考虑陈艳青在场,又不好明说。

份子钱是要出的,捐款也是要捐的,这些都是基本,也不可能拖了本族人的后腿。

一凡说道:\"林叔,这些事年后我们单独聊,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可以跟理事会的人说我至少会捐两万元,前提是如果族里有当官的,我捐的总额不能高于他们。\"

林叔说:\"据查考,目前从我们祠堂出去的最大的官也只是正科级,人数也只有两个,副科也只有三个,这方面也的确要考虑成熟。\"

\"我知道,我也不为难他们,要不就让他们先捐,我呢看菜吃饭。\"一凡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