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赵德的四合院生活 > 第262章 发现黄金矿脉

第262章 发现黄金矿脉(1/2)

目录

赵德听着算命先生在那边给自己分析着这个字的解读方式,心里想了想之后问道“先生,我想问一问我最近的事业方面会怎么样,还顺利吗?”算命先生抬头看了看对面得赵德,十分认真仔细的研究了一会,这才说道“我看你的面相上边感觉你的运势应该是很不错的。”

“但是根据你刚刚所写的这个字来说,有一点不是很好的架势,我感觉你这一次的任务应该不会十分的顺畅,会有一些波折,但是总起来说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关键看你的选择了。”赵德听着对方这模棱两可的话,心里边并没有十分的在意,只是认同的点了点自己的头。

结束了和这位算命先生的交谈之后,赵德付了一元钱的费用,转身离开了这里。算命先生看着赵德远去的背影,想了很多,之后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了一副龟甲还有几枚铜钱,直接开了一卦,看着地上的六枚全是阴挂的铜钱愣在了那里,没有想到自己一时兴起,竟然测出了一个大凶的卦象。

这个算命先生愣在了原地,想了想之后对方很是果断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这些东西,起身提着自己的小板凳脚步匆匆的离开了这里,他打算回家里躲藏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看来是不适合自己继续从事这个工作了。要不然自己可能也会因为之前的卦象倒霉。

这边赵德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简单的洗漱了一番之后这才开始坐在床上修炼起来。这边基地里队长已经把自己这边的发现上报给了总局那边,总局对于这一项发现也是很重视,马上就安排了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勘探小组,向着赵德这边赶了过来,经过三天的赶路中于是来到了这座小县城。

找到了正在等着的赵德之后和赵德互相之间介绍认识了,一行五人加上赵德就一起向着草垫子上赶了过去,由于跟随着这样一帮人,所以路程上就没有那么快了。拖拖拉拉的一直走了一个白天,终于来到了当时那处狐狸洞的地点。这时候天色已经完全的黑了下来。赵德他们只能安置了一下临时营地。

一直到第二天一早这才开始勘查工作。由于洞口十分的狭小他们肯定是下不到那么深的地底的,于是只能采取钻探的这一个方法了,好在深度并不是很深,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时候李队长对于赵德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么深的地方有这种矿石的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尝试着询问了赵德。

但是赵德当然不可能向对方明确的解释自己的这一项技能了,于是也没有向对方解释。这就把李队长搞得十分的心焦,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赵德这边不说他也是没有什么方法让对方开口,这时候几个工作人员已经架起了钻探设备,赵德十分有兴趣的站在一边看着几个人操作着这一台钻探车辆。

这辆车其实并不是普通的汽车,而是地质队特意借给他们使用的一辆专业钻探车辆。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开始了对地面之下的钻探工作。

赵德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这台车辆的工作原理。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钻井平台。它的设计非常巧妙,能够轻松地将钻头钻入地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钻探的深度和角度。

赵德对这个发现感到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这样的钻探设备会非常复杂,但现在看来,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使用起来还是相当方便的。

然而,仅仅看了一会儿,赵德就觉得有些无聊了。毕竟,对于他这样一个对机械原理不太感兴趣的人来说,长时间盯着一个钻井平台看实在是有些枯燥乏味。于是,他决定离开这里,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下。

这边,李队长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已经开始在这片广袤的草甸子上展开钻探工作了。这片草甸子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杂草,高度几乎接近十米,这给车辆的行驶和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然而,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他们并没有退缩。毕竟,这是目前唯一可以进行钻探工作的地方了,再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于是,他们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钻探工作终于有了成果。在赵德所指出的那个地点,他们成功地挖掘出了矿石样本。这个发现让整个勘探队都兴奋不已,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对这些样本进行检测。

随后,勘探队的几个人一起回到了帐篷里,开始对矿石样本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他们运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技术,仔细分析样本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希望能够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经过长时间的勘探和分析,勘探队的成员们终于确定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个矿场竟然是一个含金量高达百分之二十的富矿!

这个发现让整个勘探队都陷入了极度的兴奋之中。要知道,目前国内发现的金矿中,含金量最高的也不过只有百分之十而已,而这样的含量已经被认为是相当高的了。然而,今天在这里发现的矿石样本,其含金量竟然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十,这简直就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面对如此惊人的发现,勘探队的成员们都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激动。他们意识到,这个矿场的潜在价值可能是无法估量的,这将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勘探队决定对这片草垫子进行最后的全面探查。他们不辞辛劳地在这片广袤的草甸子上四处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