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升与降(2/2)
他一边彻查东宫,一边为这些事收尾。
杨承受伤的第三天,相关事宜全都梳理清楚,且有了处理,太子才将消息传了出去。
直到这个时候,朝堂上、京城里,众人才知道东宫竟发生如此大事。
当然,之前,坊间是有些传闻的。
毕竟曲池坊虽偏僻,可也在京城之内。
且,曲池坊距离南城门并不远,城门的守卫,巡街的武侯,在事故发生后,都有所察觉。
或许没有亲眼目睹,或许并不知道完整的真相,但流言这种东西,本就不需要证据。
坊间传得纷纷扬扬——
“皇太孙坠马了?听说险些摔断脖子!”
“什么皇太孙?他只是皇孙,圣人还未册封皇太孙呢!”
“……坠马?小皇孙才多大?如何受得住?”
“受不住也得受哇!我表兄家的二舅母的小侄子的结拜兄弟,就在宫里当差,听说啊,小皇孙被送回宫的时候,浑身血呼啦的,小小的人儿,只剩下一口气了!”
“哎呀,太子岂不伤心?那可是他的嫡长子啊,圣人都喜欢的皇太孙。”
“肯定伤心!听说啊,东宫这两日,风声鹤唳,太子就差把整个东宫都翻过来了!好多人被送去百骑司,还死了好多人!”
“……那小皇孙,会不会变成残废?”
坠马可不是小事儿,重则摔断脖子,轻则断胳膊断腿儿。
朝廷对于容貌体态都是有要求的,慢说是残疾了,就是长得丑些,都可能无缘仕途。
堂堂太子之子,未来的继承人,怎么可能是个跛子?
“哎呀,太子妃就可怜了,自己生了重病,嫡长子也成了残废!”
“也还行吧。太子妃不是还有一个儿子?”
“啊,对,小三郎!是啊,小大郎废了,还有小三郎呢!”
从市井到朝堂,有关东宫的议论,这两日一直都不曾间断,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直到太子亲自公布,众人才知道,皇长孙确实受了伤,却得到了及时的医治,并无大碍。
皇长孙受伤,是刁奴陷害。
东宫进行了大清洗,事故相关的主犯、从犯等,全都伏诛。
李家的罪行被遮掩了。
但,随后,东宫又传出消息。
继太子妃卢氏重病后,太子良娣李氏竟也突发恶疾。
李良娣远不如太子妃福泽深厚,太子妃缠绵病榻数月,却还是坚强的撑着。
李良娣从病发到去世,不到三天。
李良娣刚刚咽气,太子就表示,小五郎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娘,实在可怜。
太子做主,将他过继给早夭的弟弟慜郡王。
这些事,貌似没有联系。
但,只要有脑子的人,稍稍一想就知道了——
皇长孙遇刺、坠马,都是李家谋害。
李良娣、小五郎的处置,表面是太子厌弃了李家,实则是圣人的意思。
李家,行事过于大胆、跋扈,终引得至尊父子不满,遭到了严重的警告!
李家确实被吓到了,他们没想到事情败露得如此之快。
更没有想到,圣人、太子竟这般不留情面。
“病逝”李良娣也就罢了,他们父子竟是连亲生骨肉都放弃了!
“陛下和殿下,这是真的恼了我们李家?”
这哪里是放逐小五郎,分明就是打他们李家的脸。
“不行。小五郎不能过继!我、我要去求皇后娘娘!”
“……且慢!不许进宫,更不许惊动皇后娘娘!你们若是嫌命太长,自己找根绳子吊死,别做出这等祸及全家的蠢事!”
李家有人还认不清现实,也有人恢复了理智清醒。
偌大的奉恩公府,纷纷扰扰、吵闹不休。
与皇长孙坠马事件有些联系的某人,听到坊间的种种传闻后,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半儿:
“皇长孙坠马,太子震怒,却也没有失了理智!”
“对嘛,我就说嘛,我只是秉公办案,并不是有意冲撞。”
“况且真正冲撞皇长孙的人,是荣安大长公主的刁奴,不是我!”
周既明在书房里,又是转来转去,又是念念有词。
没有人知道,那晚在曲池坊旁,亲眼目睹意外事故的发生,他内心是怎样的惊愕、惶恐。
回去后,他更是惴惴不安,彻夜难眠。
他怕!
他是真的怕啊。
若皇长孙有个好歹,若太子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继而牵连无辜,他周既明就会首当其冲啊。
他活了两辈子,舍弃了许多,这才有了今日的权势,他不想就这么被葬送!
“郎君,有圣旨!”
恰在这时,书房外,响起了小厮的通传声。
……
周既明:……我升官了?
圣人说我断案如神,办案有功,擢升我为大理寺……少卿!
虽然不是正卿,却也是从正五品升到了从四品,足足生了两级。
关键是,他终于不再是名不正言不顺,日后他能够名正言顺的审案。
做了少卿,大理寺卿致仕在即,他、他就是下一任的大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