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16章 顺利生产和外国医学界的狂欢

第416章 顺利生产和外国医学界的狂欢(1/2)

目录

第416章顺利生产和外国医学界的狂欢

早在55年的时候。

由于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为了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这一年的8月9日,京城里以杨某为首的六十个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关东的北大荒去垦荒。

当时他们走的时候,还被官方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

从这以后,国家就鼓励知识青年去山上和村里。

宣扬“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这种口号。

几十个青年在东北地区,就开垦出了上千亩荒地,第二年就生产了十来万公斤粮食、二三十万公斤的蔬菜。

甚至还盖起了宿舍和食堂。

这些人就被当成了典型模范在青年人中大为宣传。

由于国家的大力宣传。

随后。

京城就组成了第二批、第三批的青年志愿垦荒队到东北去垦荒。

渐渐的,就蔓延到了冀省、鲁省等地。

大量的知识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东北、南海、西北等边疆渺无人烟的地区。

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山上乡下的序幕。

而这些其实都是开胃小菜。

真正的有组织、大规模的迁移,还是在今年的十二月份之后。

据后世统计,一共有一千六百多万人经历了这个事情。

这可是人类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情况。

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影响之深,其他类似的事件和这次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眼前的阎解旷,此时的年龄大概有十四五岁左右,等到了明年,肯定也得跟着潮流一起,往乡下去。

不仅是他,原剧中,已经二十多岁的棒梗,也没有逃过,一样去了农村。

等把大白菜都晾在了自家窗户台、窗户下和墙边之后,王孟德赞赏的冲着阎解旷说道:

“解旷,今天谢谢你了。

你稍等,我去屋里给你拿两块饼干。”

说着,就在阎解旷期待的眼神下进了屋里。

两分钟后,才用油纸包着两块桃酥走了出来,然后递到了对方的手里。

看着两块完整的桃酥,闻着香味,阎解旷眼睛都要直了。

他这十几年来,自从记事起,也就是自家老妈生了妹妹时,亲戚送了一封的桃酥。

在他兄弟三个恳求了好几天后,阎埠贵才不舍的拿了一块,掰成五份。

那个味道,他至今都没有忘记。

所以,这次能得到两块整的,激动的手都打哆嗦,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谢谢孟德哥,以后有事儿您直接招呼我来干。”

小心的把桃酥揣在怀里,紧了紧破旧的袄,他现在已经感觉不到寒冬了,心头火热的厉害。

送走了阎解旷,王孟德重新进了屋。

“孟德,喝点热茶去去寒。”

何胜男挺着大肚子,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然后笑着说道。

算算日子,她马上快要生了,估摸着再有二十来天的时间。

对于这一胎,全家都非常的紧张,只有她自己,没当回事,毕竟是熟能生巧。

“嗯,这天越来越冷了,你平时上下班路上注意点,别冻着了。”

王孟德坐在她的旁边,顺手接过搪瓷缸,喝了一大口热茶,才舒服的靠在椅子上。

“我没事儿,每天穿着大袄和大裤,都快要成球了。”

何胜男圆圆的脸上,挂着一丝笑意。

“对了,孟德,你最近比较忙,明天早上就别送我了,我自己坐公交车可以的。”

半个月前。

鉴于自家媳妇挺着大肚子,每天挤公交车不安全,王孟德便在早上先把她送到德胜门那边,坐上公交车之后,才放心的离开。

这样一来,每天就需要着急骑车赶往中医研究院。

他虽然是副院长,不会跟普通职工一样有考勤,但平时也非常的注意,轻易不会迟到早退。

“呵呵,你就别和我争了。

也就是这二十来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王孟德摆摆手道:“这次我给你提前定了京城妇产医院的床位。

那边妇产科的主任是我的熟人,等有动静了,随时可以过去住院。”

何胜男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严格算起来,也快成为了大龄产妇。

虽然因为常年练武,身体条件好,但有些事不得不防。

家里营养太充足了,肚子里的孩子肯定超重了。

这个年代剥妇产技术并不是特别的成熟,真要是有事,他在的话,肯定不会出问题。

但就怕到时候恰巧自己不在,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他破例把这次生产的医院换到了京城妇产医院。

那边的大夫水平,比其他医院高出一大截。

对于产妇来说,更加的有保障。

“要这么麻烦吗要不在家附近的医院生就行了。

咱们前面几个,不都是在那边生的么,也没见出什么事情。”

何胜男有些疑惑的说道。

京城妇产医院离家相对较远一些,她不想这么麻烦。

到时候自己在医院里,婆婆等人肯定要医院和家两头跑,距离过远就太辛苦了。

“谨慎点好,这次听我的安排,反正就这一次,以后就不生了。”

王孟德轻声的解释道。

“嗯,那行吧,我听你的安排。”

最后没办法,何胜男也只能听从自家男人的安排。

像这种大事,一旦王孟德说出来该怎么做,她便顺从着。

此后十多天。

天气越来越冷。

王孟德也越来越忙碌。

‘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开始实行了。

现在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他进行指导和拿主意。

毕竟这个事情,是他发起的,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干,前期只能听他的。

幸好他从空间里得到了大量的知识,有了前世众多国家的科研人员开拓,已经指明了方向。

他只需要照着成功的经验去做就行了。

所以,他每天抽出半天时间,坐镇新成立的研究所。

不是跟几个所长、副所长开会研究部署工作,就是指导科研人员,从零开始,边学习边开展研究工作。

忙完了新研究所这边的工作,接着他又马不停蹄的回到中医研究院这边。

毕竟这边也离不开他。

特别是广安门医院这边。

随着他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患者申请来到华国找他治病。

很多患者所患的病症,都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医生治不好的病。

不少还都是挣扎在死亡线上。

对于这种患者,其他大夫根本都没有信心能解决。

而那些病患的家属又拿出大量的外汇,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需要王孟德亲自诊治。

对于这些‘大户’的要求,看在外汇的份上,王孟德自然是尽可能的满足。

这天。

早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