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663章 父子夜谈 拆山海关

第663章 父子夜谈 拆山海关(2/2)

目录

陆简之扯下墙上的舆图,铺在桌上,指节重重按在山海关的位置,震得茶盏中的残茶泼溅而出:

“想要让大宁真正成为大明疆土,山海关必须拆!”

“山海关不是屏障,而是枷锁。”

陆简之声音平淡,但却说着惊雷般的话,

“陛下设九边,是因北疆未靖,不得不筑墙自守。

可如今二十年过去,长城内外早已是大明子民,这道城墙却将血脉相连的百姓生生割裂!”

陆云逸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他无法想象以往轻柔古板的父亲,在心中会有如此激烈举措。

拆山海关这种事情就算是他也没有想过。

他所想的只是在大宁之外重修一座长城,将山海关笼罩其中

陆云逸震惊了片刻,久久未曾说话,

直到陆简之重新恢复了刚刚的云淡风轻之后,他才重新开口:

“父亲.孩儿打算在大宁之外修一座长城,让大宁在事实上变为关内。”

陆简之眼中闪过一丝称赞,能有如此考量,

说明儿子在对大宁百姓的安置上下了苦心思。

“云逸啊,山海关本就如同一道鸿沟,

硬生生把大宁与中原内地分隔开,

使得关内关外仿若两个天地,人心难以交融。

如今你若再于大宁外修长城,

看似是在巩固大宁,但辽东怎么办

辽东亦是大明疆土。

一堵墙隔开了北平与大宁,为了缓和再修建一堵墙,隔开大宁与辽东

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又会让辽东与大宁产生新的隔阂。”

陆云逸听闻此言,身体猛地紧绷,整个人呆愣在原地。

是啊为了消除一道墙,再建一道墙,值得吗

陆简之也没有出声打扰,就这么任由他思绪。

烛火在房舍中轻轻闪烁,茶水倒映着点点橙红色的光芒,也倒映着二人静静坐立的身姿。

不知过了多久,陆云逸的视线一点点凝实,他没有去想先前之事,而是转头发问:

“父亲,您觉得.一个城池应该有城墙吗”

陆简之对于这个问题有些诧异,仔细思量片刻,轻声道:

“有边界,不应该有城墙。”

“为什么”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年的金陵城墙高耸入云,却挡不住朝代更迭,如今不也成了应天

城墙能挡住流寇,却挡不住人心疏离。

能圈住土地,却圈不住文华交融。

若城中百姓安居乐业,商贾往来如织,即便没有城墙,此地亦是坚不可摧的乐土。

但若是官民离心,就算城墙高筑,也不过是困住自己的牢笼。

只有百姓自己心中矗立的城墙,才是最坚不可摧的城墙。”

陆云逸陷入了沉默,眼神开始飘忽思绪

他想到了高楼大厦,想到了霓虹遍地,砖石构造的城墙消失不见,

但心里的城墙却高高筑起,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固。

过了不知多久,陆云逸的视线渐渐凝实,整个人也从先前的飘忽不定,变为了如今的耸立如山!

“多谢父亲,孩儿知道了。”

“只是.孩儿心中有许多思绪,但却因为种种桎梏,不得实现,孩儿应该怎么做”

“可以走得慢,但不能停。”

“孩儿知道了。”

一夜的时间眨眼而过,今日的大宁城显得尤为喜庆。

天还没亮,城北的百姓就悄悄摸摸地起床,

翻找出了都司前些日子发放的对联福字,

想着浆糊的做法,开始笨手笨脚地张贴。

今日天公作美,虽然天气依旧寒冷,但没有大风更没有风雪。

一家家房舍前摆放着一个个古朴的凳子,

还能看到盛放浆糊的小碗,

以及张贴好又掉下来的半截对联。

百姓们手忙脚乱地忙活着,

想着快一点干完,然后再去安和街排队!

此刻,安和街排队的不仅是孩子以及妇人,还多了青壮。

好在康乐商行并不限制一家人都去排队。

城南的百姓对于张贴对联福字这一件事儿,轻车熟路。

在贴好对联与福字后,他们便裹着厚厚的衣裳,前去城北的康乐商行排队。

一行人一边走,还能听见他们的嘀咕:

“怎么这商行偏偏就开在城北呢为什么不在城南也开一个每天都要走这么远!”

“是啊,是啊,那些草原人也是个贪财的,早早就去排队。”

“依我看呢,若是这天气再暖和一些,那些草原人都不会回家!”

“哈哈哈哈。”

笑容在几人中回荡,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城池中央的都指挥使司衙门,看着门前新张贴的告示,有人发出一声冷笑:

“看到没昨日大火的事儿,果然没有张贴出来!”

另一人凑近了一些,仔细看着告示上的新春贺语,嘀咕道:

“明天就过年了,哪能说这等不吉利的事儿,这贺语不是写得蛮好的,想看大火之事,估摸着得等到年后。”

这时,一名胡子拉碴的草原人冷哼一声:

“等什么这等大事儿怎么能贴在告示上这不就在说今年不吉利嘛。”

“你瞎嚷嚷什么呢”

一名裹着厚厚衣裳的中年汉子,横眉冷竖,骂道:

“每年你们城北放那么多烟炮仗,点燃了不知多少草垛,也没见你们说不吉利!”

“那能一样吗!说的就跟你们城南不点是的.”

二人又开始争吵起来,很快告示前的众多百姓就加入了这场争吵,

但因为旁边有军卒站立,他们迟迟没有动手。

匆匆而来的陆云逸听到了告示前的争吵,也听到了他们所说的内容,所以嘴角微微勾起微不可察的弧度。

吵架也好,恨也好,爱也罢,比起老死不相往来可要好很多。

进入都司衙门,来到左厢房,伍素安早早等在这里,见他前来,立刻站了起来,叫了一声大人后,将手中文书递了过来。

“大人,胡掌柜以及石掌柜,他们都愿意出一些银子,来买平安。”

“多少”陆云逸一边走一边问。

“每家两万两。”

伍素安心惊肉跳,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涌在心头。

三个月前他还是默默无闻的吏员,

三个月后,这等银子就要从自己手中流过,这让他恍若未闻。

“两万两就想买命

太少了.至少翻倍。”

伍素安一呆,愣了片刻,而后躬了躬身:

“是,大人。”

等伍素安离开之后,段正则手拿文书,欢天喜地地走了进来,人未到声先至。

“大人,大喜事儿啊!”

陆云逸将衣服挂在衣架上,回头看去,笑着发问:

“什么喜事儿”

段正则将文书递了过来,恭声说道:

“大人,这是王泽以及黄槐的口供,并且两位掌柜还愿意拿出一些银子来买自身平安。”

陆云逸有些恍然地愣在当场,觉得这话好像在哪听过。

“多少”

“一家两万两!”

段正则十分兴奋!

“太少了,他们做出这种事,还想让都司网开一面至少翻倍!”

段正则猛地瞪大眼睛,呼吸急促起来,

对于眼前这位大人的狠辣,他还是有些低估。

“大人,下官这就去办,银子一定拿到手!”

“恩,去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