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700章 赵钰崔赴任

第700章 赵钰崔赴任(2/2)

目录

就是赵钰崔也是满脸红光满了,退他赵家总算是走上仕途,从此能够一展胸中的抱负了!

而姜维谭虽然走了捷径,却再次名落孙山!

反而因为监生的原因,从此以后她再也无法参加会试了!

这个巨大的打击,瞬间就让姜维谭崩溃了!

失魂落魄的道:“为什么,国子监里不是说了,监生很容易考中进士,怎么到我这儿,却是这样的结果……”

顾宝珠也满心失望,夫君已经是举人了,按正经路子哪怕三年又三年,总比现在这样连机会都没有的强。

可这一切都是姜维谭自己的选择,如今看到他这副模样,又能说什么。

顾宝珠看他这么失魂落魄,便道:“夫君,别想太多了,不如接下来……”

“滚!”不等顾宝珠说完话,姜维谭失去理智红着眼,一把甩开顾宝珠的手。

下意识的惯性,让顾宝珠一下子朝厅里的椅子摔去。

“奶奶,小心……”丫鬟们惊呼道。

丫鬟想扶人却来不及了,顾宝珠的额头就一下子磕在了凳子上,额头顿时破了一个洞,鲜血流了下来!

“快去请大夫!”嬷嬷看到这么混乱,几个丫头也不顶事,立刻呵声道。

“是,嬷嬷!”丫鬟们手忙脚乱地去请大夫。

顾宝珠疼得脸色苍白,额头上的鲜血流出,让她有点头晕眼花。

姜维谭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冲动酿成了大祸,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宝珠,是我的错,是我一时情绪激动失了手,是我的错,你原谅我吧!”

顾宝珠头疼的厉害,也没回姜维谭的话。

“嬷嬷,大夫来了!”小丫头禀道。

“大夫,快给我家奶奶瞧瞧,这可是流了不少血。”

“老夫,先瞧瞧,看看怎么处理。”大夫也有点惊讶了。

大夫放下药箱,看了下伤口还好不算太严重,蹲下身为顾宝珠清理伤口。

等一切弄完,包扎好伤口后,大夫这才开口道:“这位夫人,这伤口仔细养着,有可能留疤,你平日里注意忌口一点。而且,伤口不能沾水,也不能太过劳神。”

“大夫真的会留疤?”顾宝珠眼神盯着大夫追问道。

“有可能,夫人您的伤口有点深。”大夫点了点头。

“大夫,可有去疤的药膏?您也知道容颜对女子是非常重要的。”一旁的嬷嬷立刻问道。

大夫连连摇头道:“这去疤的药膏,也只有宫里才有,老夫也不过是普通的大夫,哪里会有。“

“桃花,你送大夫出去。”顾宝珠不想再说了。

“是,太太。”

姜维谭一听会留疤,也意识到自己出手莽撞,一时却开不了口。

顾宝珠缓了一阵,整个人才好了一点,额头戴着血渍的白布,脸色苍白。

姜维谭看着虚弱的顾宝珠,“宝珠,是我不好,我不该动手推你的……”

顾宝珠不想和他说什么,只道:“夫君,你想来也不是故意的,这是意外。”

“对,是我不对,也是因为殿试的事,情绪失控了,才……,你能明白就好。”姜维谭讪讪地道。

姜维谭现在就怕顾宝珠回顾家告状,到时就麻烦了!顾家在京城权势滔天,到时要整他非常容易。

“夫君,我头还疼着,就先去歇着了。”顾宝珠累了不想再和他说什么。

这阵子她明显感受到姜维谭的变化,对她多了几分不耐烦,偶尔看到他的眼神里都是淡漠。

顾宝珠在丫鬟的搀扶下回房歇息,姜维谭留在厅中,满心懊悔与焦虑。

回到房中,顾宝珠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想起曾经与姜维谭的甜蜜时光,那时的他温柔体贴,对自己关怀备至。而如今,一切都已改变。

是京城的繁华,迷了他的心窍,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浸湿了枕头。曾经他们也是恩爱夫妻,如今……

早知道当初留在京城会成这样,她一定就不同意就在留在京城,说不定结果,和现在是不同的……

姜魏谭这次没能中进士,让他一下子没了底气,面对顾宝珠时,更多几分不自在。

赵钰崔中了二甲进士后,赵家可谓是门庭若市。

不管认识不认识的,还有不少同乡的商人,读书人,不一而足,纷纷前来道贺。

赵钰崔可不敢收下,又不能闭门谢客,又不能不收,几经权衡后婉拒太过贵重的礼物。

殿试完,宋赵钰崔很快就被授予了官职,担任新城府昌荣县知县一职。

顾行晋也打听了昌荣县,位置不好不坏,在这里还是有所作为的。

再问过表哥赵钰崔,就没有出手干预。

“表哥,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地方赴任了,你只需平衡各方,为百姓谋些福祉。”

赵钰崔郑重地点点头,拿出一个木盒子道:“一定会的,你放心。这段日子,多谢你们的照顾。姑母她今日没来,你帮忙转交,将此物交给姑母。”

“都是自家亲戚,不必这么客气,这些就不必了!”知道赵家不是很宽裕顾行晋婉拒了。

赵钰崔将盒子一把塞给顾行晋,“此物一定要给姑母的,如今这样来去匆匆,只能由你转交了。”

随后就上了马车,和他道别道:“明谨,咱们表兄弟,以后有什么可以书信往来。”

“好,表哥,在此祝你一路顺风!”

顾行晋望着远去的马车,带着木盒子回到府中,就将赵钰崔托付的木盒子交给他娘。

“娘,这是表哥给你的。”

赵氏看了一眼那个盒子,直接打开了盒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只见盒中是一枚精致的玉佩,上面雕刻着吉祥的纹路。

“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赵氏轻轻抚摸着玉佩,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和欣慰。

顾行晋看着那只玉镯,确实不错,不是太贵重,但也不便宜。

赵氏想到庶女和女婿的事,只能是让儿子出面帮忙。

“你姐夫的事,不如帮忙想想法子。”

“娘,他自己可有什么想法?”顾行晋反问道。

赵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能有什么想法。听你姐说不是在书房内不出,就是和狐朋狗友一块!”

“我当初劝过他,是他非要走捷径。”

赵氏叹了一口气,“看在你大姐的份上,出手帮他一次。”

面对赵氏的话,想到大姐和两个外甥,顾行晋还是松口答应帮他一次。

“初入朝堂的新人,职位肯定是不高。就是进士初入官场,多半是知县!”

“我派人过去问问,你姐夫和大姐他们是怎么想的。”赵氏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半个时辰后,派去询问的下人回来禀道:

“夫人,大人。大小姐和姑爷谋个一官半职就好,最好是地方能繁华一些。”

顾行晋对这种挑肥拣瘦的行为,不满多了几分。

“偏僻才能有所作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