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挽联(1/2)
“不禄”?
这词儿在贝勒爷脑海里转了一圈,才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不禄,就是不领俸禄,是指士人、低级贵族之死,意为“不再享有俸禄”。
这是谢宝庆那个磕巴老土匪“挂了”。
这人死也是分等级的!叫法可不一样。
崩\/驾崩,专用于帝王、皇太后等最高统治者,象征如山崩塌般的尊贵。
薨,诸侯或高等级官员,如清代王公侯伯之死,亦用于皇帝的高阶妃嫔或封王贵族。
贝勒爷要是“挂了”就可以用这个“薨”!
卒,原指卿大夫之死,后渐泛化为普通官员的死亡通称。
死就是庶人、平民的自称,无特殊修饰。
“不禄”指的就是谢宝庆这样的子爵、男爵“挂了”!
其实还可以按年龄和原因区分。
那就是“殇”,指的是未成年人早逝,细分8-19岁为“下殇”“中殇”“上殇”。
还有夭亡,是指青壮年死亡,讣告多写“疾终”“云终”。
至于寿终?
那是指老年人自然死亡,家族男性长辈的“正寝”,女性长辈的“内寝”。
按原因还可以分殉和阵亡。为事业或战争牺牲,如“殉国”“殉道”。
宗教与特殊群体称谓也有所不同。
比如说圆寂、涅盘,是说佛教徒之死。而僧人用“坐化”。
羽化、登仙、兵解,是道教徒死亡的美称。
“无常”是伊斯兰教徒的死亡称谓。
还有其他婉辞与雅称
文人用“玉楼赴召”“修文地下”。
某个领域的顶级大佬叫“泰山颓”、“梁木坏”。
“仙逝”、“归天”、“见背”是父母之死的隐晦称呼。
总结来说,古代死亡称谓严格反映社会等级,如崩与薨的区别。
伦理观念,兼具宗教色彩。如圆寂的佛教含义和文学美感,如玉楼赴召的典故。
这兰芳可就是延续了这一套,所以叶大秘这时候用了非常正式的说法“不禄”。
对贝勒爷的称呼也从私下的老板转换成正规的殿下。
这也是对谢宝庆这位逝者的尊重,也是给谢家面子。
如今的谢宝庆、谢家可是不得了!老一辈有他谢宝庆、中间有谢若林、小一辈儿的有跟随表少爷祁同伟的小谢。
由于当年光复兰芳的时候出了力,后来论功行赏,贝勒爷大手一挥赏了他一个世袭罔替的三等男爵。
这样也省的再给谢若林一个爵位,要不然谢家一门两爵,那就太过了!
虽说这个“三等男”,只是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里最低的男爵、还是最低的三等男爵!
可是一个世袭罔替,那可就了不起了!
这也是看在他们父子三代都为贝勒爷家效力的情分上。
这爵位呀!要是不加上世袭罔替,那就是个“草编”的帽子。降等袭爵里边儿说道可就多了!
能不能袭爵,袭什么爵?都看贝勒爷想给你什么了!
贝勒爷:“什么时候的事情?”
叶大秘:“早起被家仆发现的!医生判断是昨天凌晨,心梗!
消息是范五爷那边儿传过来的!
谢老算是没遭罪,老话说的“寿终正寝”!“好修行”!”
贝勒爷:“你可拉倒吧!一个杀人放火的老土匪哪儿来的什么“好修行”!
不过自从跟了我以后,也算是改邪归正了!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如今人去了!有爵位在身,正好归五哥管!
那就让“范宗正”按规矩办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